陕西民政:兜底保障“兜”出幸福明天

2019-11-05 15:06:42  来源:海外网   


[摘要]在第6个国家扶贫日前后,陕西省民政厅组织了“聚焦脱贫攻坚 兜牢基本民生——陕西民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暨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媒体行”活动。...

  在第6个国家扶贫日前后,陕西省民政厅组织了“聚焦脱贫攻坚 兜牢基本民生——陕西民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暨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媒体行”活动。20余家中央和省市主流新闻媒体、行业媒体,赴汉中、安康、商洛民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第一线采风,走访9个县区,20个民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及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亲身感受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敬老院里温暖如家,农村老人快乐生活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成了压在很多人心头一块放不下的心病。

  按照行程,媒体团先后参观了汉中市勉县、西乡县、安康市宁陕县、汉滨区的中心敬老院等。

  走进敬老院,媒体团被眼前的一切所感染,老人们或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或三三两两一小堆打麻将、玩扑克牌的,或闲散坐在院子晒太阳的,或在阅览室里看书的,有条不紊,如走进老人家庭的感觉一样,祥和安宁,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敬老院根据老人身体状况搭配居住,两到三人一室。对无生活能力的人,安排专人伺候。房间物品摆放整洁有序,还配有电视,阳台上摆放花草,处处展现人性化的关怀和居家的温暖。

  特别是勉县敬老院定期征求入住老人的意见建议,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和饮食爱好,合理调配三餐,每周更换食谱,保证老人饮食合理、营养均衡。定期检查各班组查房查餐日志、衣物清洗记录、消毒记录、晨检记录、食品留样记录等,确保洗换到位、消毒到位,已经完全从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到品质服务的理念转化。

  敬老院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保障没有生活能力、或无人赡养的孤寡老、智障老人为主,所以医护设施很完备,配备专职医务人员及医疗救护车,定期为老人体检,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开放图书阅览室、文化补习学校、心理咨询室、康复训练室等,组织老人读书看报、看图识字、谈心谈话、康复训练,确保老人身心健康。

  对于有能力的老人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零花钱,实现老有所为,特别是勉县敬老院,院内开办有小超市,就是院内所养的老人提出的,院方积极协调房间,媒体团发现老人的经营范围很广,货物齐全,特别是价格很便宜,很实惠,基本承载院内近千人的简单购物。养老院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有标准化养猪场、鱼塘,老人生活80%的蔬菜和肉食达到自给自足。院方鼓励老人参加生产劳动,每月发给劳动报酬。对于相处和谐、自愿成家的老人,院方出面协调,使其结为夫妻、共同生活,目前勉县敬老院共有11对夫妻。

  近年来,养老院、敬老院陆续开启“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养老模式。随着智慧消防、红外线报警、高清监控、手机云平台投入使用,逐步使管理和护理更加高效化。现在老人坐在床上只需按一下呼叫器,护理人员一会儿就出现在眼前。职工查房只需拿着手机轻轻一扫,就能完成两小时一次的查房记录。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或手机,就能掌握所有房间巡查情况和院里每一个区域老人的动态,做到了及时高效处理老人的突发情况。

  为“花朵”遮风挡雨,让“小苗”茁壮成长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待放的花朵。然而,孤残儿童、弃婴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在他们身上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走进汉中市社会福利院,他们秉承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感动了媒体团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在孤残儿童、弃婴收养上,他们积极探索集中养育、类家庭养育及家庭寄养相结合的三种养育模式。特别是类家庭养育值得点赞,就是把五六个孩子划分一个“家庭”,由一个“妈妈”看护,让孩子处处感受大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福利院在照顾好每个孩子生活起居的同时,还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练习。他们在智障儿童康复治疗上做了大量研究性工作,2010年福利院被民政部授牌为“脑瘫康复训练示范基地”,2013年新建“蓝天计划”孤残儿童康复发展综合楼,在满足院内儿童康复训练基础上,辐射陕南区域儿童福利机构和社会贫困家庭特需儿童。对残障青少年开展“明天计划”长效机制,开展医疗救治和康复矫治。注重培养适宜的职业技能,实现自立,塑造个人价值。2017年福利院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民政行业标准化示范单位。

  留守儿童也是一大社会现象,媒体团在汉中、安康、商洛等三市,也感受到了陕西民政在关注留守儿童方面,用心用力,汉中狮子营村的儿童活动室、西乡县峡口社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站、安康市石泉县池河小学留守儿童成长中心、池河集镇社区儿童之家等,有设幼小儿童游乐室、室内游戏室、图书阅览室、舞蹈室、作业辅导室、亲。坚持周六、周日开放,寒暑假每天开展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游戏、亲子活动、作业辅导、情感陪护、亲情交流、户外体验、心理干预等活动。关爱未成年人的成长,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感受大家的温暖、构筑童年的别样幸福。

  特别是汉中狮子营村村委妇女干部带头,对留守儿童定时上门关怀,协助由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家庭,通爱心超市的计分兑换,帮助留守儿童获得基本生活用品,天冷了,让孩子及时穿上温暖的棉衣,想父母了,能让孩子和远在他乡的父母说说话,解决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困难,温暖的是孩子积极向上的胸怀。

  社区党组织给力,村民生活够品位

  在移民搬迁、撤村并组,加快新型社区建设中,陕西省汉中市杨河镇高土坝建成高标准的社区,社区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后移民搬迁时代”生活就业和贫困户稳定增收问题。所有建房选址均靠近食品加工园区和建材工业园区,方便搬迁群众就业。安置点1公里范围内既有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水、电、路、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安置区实现全覆盖。

  社区党总支以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引领,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助推社区快速发展和规范管理,先后荣获“陕西省美丽乡村示范点”“陕西省示范社区”和“省级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等40多项荣誉称号。

  杨河镇高土坝依托“县—镇—社区”三级联动民情直通车信息平台,将社区划分为6个网格,大量采集各类有效信息,建立“大数据库”,在重点路段安装高清摄像头17个,推行免费便民wifi进社区。网格管理员每天入格巡查、收集民情民意,实现社区管理在“网”上精细化,公共服务在“格”中协同化。社区立足区位优势,积极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目前社区南有建材工业园区,北有食品加工园区、花卉苗木基地,西有杨河茗园,东有大棚蔬菜园区,从事第二、三产业居民达从业人员总数的65%以上,人均纯收入14586元。

  社区党总支抓党建促脱贫,创新“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搬迁)户”园区经济发展模式,采取一条龙保姆式服务,从企业征地、厂房建设、办理执照、开设账号、招聘工人,整个过程由社区工作人员全面代劳,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均由社区代办。企业仅需投入设备即可生产运营。高效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模式,吸引3家企业入园,总投资6820万元,年产值将达1.5亿元,成立“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基地”,为贫困户、搬迁户提供优质就业岗位500多个。

  汉中市留旗营社区为破解农村老人“老年孤独、关爱缺失、老无所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全县率先成立老年协会,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帮助近千名老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为满足山区及贫困片区老人日常活动、休闲健身、餐饮娱乐需求,老年协会2015年以来,向上争取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同时社区又自筹资金,分片区设立老年活动室,形成以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老年服务体系。老年人在照料中心读书、看报、聊天、打牌下棋、健身,吃饭有餐厅,累了可以休息,身体不适可以到卫生室看医生,心理不愉快、有困难可以找管理办公室寻求帮扶,真正达到老年人“六有”生活标准指数。

  一个篱笆三个桩,你帮我帮大家帮

  2012年,陕西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开始帮扶洛南县刘涧村。依托八一村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十三五”期间“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基本要求,研究制定扶贫方案,找路子、构机制,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实施项目扶贫、精准扶贫,并抽调两名工作人员长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

  重点发展产业项目扶贫,探索“两变”帮扶路子,将扶贫资金转变为贫困户股金,将贫困户转变为产业合作社股东,提高了贫困户收入。重点发展烤烟、有机肥加工、红仁核桃产业、连翘种植,采取入股分红模式,提升扶贫产业造血能力,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中心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三个一”帮扶活动。中心党支部帮扶一个贫困村;每个党员帮助一个贫困户;每名员工联系一个困难投注站。每年组织党员进村入户走访慰问,调查了解并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形成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黄金”,中心先后为原刘涧村新建村委会办公场所、村内道路硬化、安装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种植良种核桃,入股惠农烟叶合作社,发展红仁核桃产业种植,入股连翘中药材种植,入股有机肥加工,投资福彩文化休闲广场,投资山村医务室建设,为贫困户增加收入和增添脱贫信心的同时,也为刘涧村集体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罗窑村是一个山区贫困村,陕西省民政厅自2012年开始对其结对帮扶。食用菌现代化产业园成为陕西省民政重点扶持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有栽培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两个园区,现有栽培大棚120余个,冷库1座,烘干炉1座。该地核桃年产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罗窑村核桃主要是群众种植,经过陕西省民政厅多年支持核桃科学种植管理,目前全村种植核桃1500余亩。

  自主脱贫退卡,彰显男儿本色

  “我现在已经不是贫苦户了,在合作社的9户贫苦户,今年已经有8户也脱贫了。”这是民政脱贫攻坚及福彩资助金项目媒体团走进陕西省安康市旬阳金寨村,村民郭文龙见到媒体团们说的第一句话。虽感觉他站在那里身体也不协调,因为体内风湿致残,两条腿明显长度不一。但郭文龙眼睛里透着坚定和果敢。

  听村领导介绍,郭文龙上过高中,在农村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但就是因病没能继续完成学业,也因病拖累了家庭导致的贫困,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他的病稍有好转,就想着怎么能帮助家里解决困境,最后他瞄准了在家养猪贴补生活。2014年他做了骨股头手术,祸不单行,他的父亲也患食管癌病,使得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日子愈发难过。

  鉴于他家的特殊情况,2016年村上主动帮助郭文龙办了低保,到2017年他父亲去世后,他觉得不能被动等靠要,所以主动申请退了低保。他一边养猪,一边种药材,同时引进了五黑鸡的养殖,2018年又在村镇领导班子的帮助下办起来农村合作社,搞起红薯深加工,一年收入十几万,也带动合作社里贫困户快速脱贫,现在他已经是他们村2组的组长,也是村委会班子成员。说起脱贫路,他说是国家的脱贫兜底保障让他们有了自信,有了希望,也有了脱贫动力。

  扶贫不单是帮钱帮物,金寨镇扶贫先扶志的做法值得提倡。各村推选由乡贤组成的道德评议委员会,乡贤、群众代表等在评议会上说道理、明是非、辩善恶,会议表决产生先进和后进典型。通过道德评议邻里之间纠纷很快解决,也制止很多风俗陋习,比如红白喜事不再大操大办,少了攀比奢侈,遏制了失信不孝和自私缠闹,敦化了乡风民俗,激发了内生动力。

  对评出的后进,他们落实帮扶人员,促其转化。吉元兵曾是金寨镇的“名人”,由于家境贫困妻子离家出走,母亲患慢性病,儿子在上大学,女儿常年在外务工。因为负担重、压力大,他经常酒后打骂母亲。2015年,在寨河社区道德评议会上,吉元兵被评为脱贫攻坚后进典型。寨河社区成立由镇上联村领导、社区干部、驻村干警和镇农技干部组成的帮扶转化小组,引导他学习烤烟技术和养殖技术,协助解决资金难题。通过一年多帮扶,他们彻底扭转了吉元兵偏执思想和懒惰习气。在2017年7月18日社区开展的道德评议会上,吉元兵被评议为知错能改、知耻后勇的正面典型,荣登社区善行义举榜。

  搭起扶贫平台,演绎美好生活

  日前,媒体团见证了在洛南县罗窑村组织的洛南合力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合力团现场开展了消费扶贫、爱心捐赠,以及健康扶贫义诊、种植技术培训和就业扶贫信息宣展。这项活动也是国家扶贫日期间民政部门“凝聚帮扶合力 聚焦精准脱贫”社会组织助推兜底脱贫的具体举措。

  在陕西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牵头倡议之下,目前146 家省级社会组织自愿报名组建 12 个扶贫合力团,集中力量帮扶 11 个深度贫困县及省民政厅牵头包联的洛南县。每个合力团确定 1 家团长单位、副团长单位,围绕深度贫困地区持续开展扶贫工作。

  合力团帮扶行动开展以来,通过座谈、调研等形式,加强联络协调,整合各方资源,为合力团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先后争取百年人寿陕西分公司为合力团在开展扶贫工作期间提供团体意外保险;联合陕西众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了“合力行动 扶贫攻坚”联合募捐项目,在 9·9 公益日期间众筹社会爱心资源,助力脱贫攻坚;其中,秦商总会带领紫阳合力团开展对接帮扶,根据紫阳资源特点提出发展民宿服务业、以技术培训带动劳动力在美容行业就业、购买 10 万斤香菇等具体帮扶项目;镇安合力团成员陕西客家联谊会对接西安紫薇田园都市社区建立便民生活驿站,试点销售镇安农特产品;丹凤合力团向丹凤县爱心超市捐赠上万件全新的衣物;商南合力团明确每个社会组织包联 2 个贫困村的帮扶思路,成员单位陕西省慈善联合会拟捐赠 40 万元医疗器械、陕西省园林商会愿进一步开发莲花台旅游资源、陕西省秦山源土鸡养殖协会与多家养殖专业户就土鸡养殖和当地农业资源开发扶贫达成项目合作意向。

  扶贫济困在路上,攻坚克难进行时。所有的这一切都在陕西省民政厅《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方案》中有体现,陕西民政人用踏石留痕的态度,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六张网”。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从留守老年人到留守、困境儿童,从低保工作到临时救助,从特困供养到残疾人事业,从基层政权到动员社会组织慈善力量等等,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民政工作,让媒体团在探访中感受到贫困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文/图 周晓荣 席彦兵 魏彦烈)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陕西民政 脱贫攻坚 福彩公益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