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陕接待入境游客383万人 收入27亿美元

2018-09-11 09:36:00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融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这条绵延万里的大路开创了古老的东方大国与世界文明交融碰撞的新时代。...

  原题:奏响文化交流发展新乐章 ——陕西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中心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融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这条绵延万里的大路开创了古老的东方大国与世界文明交融碰撞的新时代。

  大汉雄风犹未逝,新的征程已启航。而今,“一带一路”——21世纪的“凿空之旅”,正承接着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沿着古人踩踏出的依稀脚印,向着更加辽远的时空、循着更加开阔的维度,探寻着新时代的合作共赢空间。

  5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5年后,这一倡议正在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并且取得了全方位的丰硕成果。借东风万里,铸发展伟业。5年来,陕西深刻把握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使这个不沿边、不沿江、不靠海的内陆省份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一个充满文化自信,开放发展的陕西,正在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一个具有国际范儿、中国风、陕西味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正面向世界盛装打开;

  一个璀璨夺目的陕西形象正在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中强力凸显。

  今天的中国陕西,承盛唐之风,迎五洲宾朋,正期待着与普天下的朋友们一起在城墙下漫步、在历史风烟里倾听一个名叫张骞的陕西人西域探险的精彩故事。

  大型交响音乐会《从长安再出发》在西安城墙南门瓮城举行。 记者 刘强摄

  互通有无

  尽览四大文明精粹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时,就提到了陕西。

  事实上,陕西的发展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特别令人难忘的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来陕视察。他亲切的关怀、殷殷的嘱托,给全省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谈起陕西的历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如数家珍:“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他还强调,“要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旗帜鲜明唱响主旋律,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护好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扎实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为文化大省陕西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增添了强大动力。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这是目前我国唯一被赋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特殊功能,加强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的自贸区。

  陕西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

  2016年7月5日,在“开放的中国·迈向世界的陕西”全球推介会上,时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胡和平用“陕西”的汉语拼音“Shaanxi”七个字母,讲述陕西不同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灿烂悠久的历史,为陕西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遗产。随着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的世界文化遗产增至3处9个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民风民俗,还成就了陕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西安鼓乐、中国剪纸、华县皮影戏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中有74项被确定为国家级代表作、520项被确定为省级代表作。

  深刻把握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陕西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国家战略叠加效应转化为磅礴雄浑的发展合力。

  今年5月7日,西安直飞伦敦航线开通。这是西安直达欧洲的第7条航线。只需11个小时,陕西人就可以实现大雁塔与大本钟的邂逅之旅。目前,西安已有近60条国际航线,陕西与世界的联通更加便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陕西人来说触手可及。

  利用自身历史文化优势,陕西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交流,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截至2017年年底,陕西已与34个国家建立85对友好城市关系;泰国、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先后在陕设立领事馆。

  沿着“一带一路”前行,陕西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圈粉”无数。2017年春节期间,我省以“国风秦韵”为主题,组织了191人赴11个国家的31个城市,成功开展了49项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海外观众达百万人次以上,使中华文化的风韵和陕西文化的特色得到广泛传播。

  受益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只是陕西。万里丝路,连接东西方四大文明,串联着近500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5年来,借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带一路”倡议也激发了沿线旅游合作的更大活力。

  “经贸往来首先需要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旅游,就是彼此敞开心扉、增进了解的极佳方式。”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说。

  西安大雁塔夜色璀璨。 记者 刘强摄

  文化共融

  追寻共同的记忆

  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交往之路,更是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桥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省积极响应,先后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陕西省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2015-2020年)》。随后,每年年初出台本年度行动计划,明确工作目标。

  在各方扎实有序地推动下,我省在人文交流领域取得喜人的成果:接待了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吸引意大利等17个国家在我省设立签证中心,使自身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成功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活动,使之成为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2017年,接待入境游客383.74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27.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46%和15.63%……

  陕西是众所周知的文物大省。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标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历史赋予陕西的重任。“近年来,我们参照申报世界遗产时需要提供的遗产地管理规划,完成了全省1046个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编制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监测体系。”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表示。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既是实证丝路辉煌的“活化石”,又是促进友好交往的“催化剂”,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相向而行、渐次开花,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文化沃土和社会根基。

  “我们找到了大月氏文化遗存。”2018年1月15日,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王建新教授团队正式对外宣布。经过18年的苦苦追寻,月氏,这个马背民族埋藏在历史深处的古老印记逐渐清晰。

  公元前177年到公元前174年,月氏被匈奴单于击溃,被迫西迁中亚。这是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欧亚大陆古代东西方人群和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自2009年开始,西北大学联合国内外有关专家,先后3次深入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考察遗存,全面了解了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新发现了大批遗址——包括一些古代游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填补了学术空白。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

  文化遗产跨越时空,见证不同文明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对话,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西北大学开展的中亚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深入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我国与相关国家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推动实现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西安大唐西市丝路风情街一家印度餐厅门口,工作人员正在欢迎顾客。这条街区浓缩了丝绸之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记者 刘强摄

  民心相通

  同向同力共谋发展

  早在1990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16字箴言,用以表达对人类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美好设想。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正逐步成为人类共谋发展、实现“美美与共”的最佳方案。

  5年前,“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构想如黄钟大吕般公之于世,不仅唤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尘封已久的古老记忆,还勾起浸润在各文明根脉中的历史通感。

  三彩骆驼载乐俑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组)国宝中的唯一一件三彩器物: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背上由驮架搭成的平台铺着色彩斑斓的毛毯,8名乐手手持乐器迎风高歌。丝绸之路沿线唐墓出土的形态各异的胡人俑生动地再现了胡人来华追梦的盛况。在唐代,客居在大唐长安城的胡人约占都城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大量胡人的到来,不仅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异域风情,为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碰撞,让恢宏厚重的汉唐文化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不同的时空,相同的盛况。2017年9月,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吸引了106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8个省区市参与,使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均达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其开幕演出《一路同心》,由来自丝路沿线的10个国家和国内10个省区市的艺术团联袂演绎,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一带一路”倡议,激发了各个国家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释放了各文明之间共同发展进步的强大活力,在总体上赋予了古老历史想象以全新的时代主题和现实意义。

  2018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共签订合同3042份,达成意向金额约16.5亿元;开展350余场大型旅游惠民活动,推出惠民举措多达3573项、价值约5亿元。

  2014年,首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举办。5年间,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已经成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除此之外,多种形式的民间探索也从未止步。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依托丝绸之路丰厚的文化资源,持续释放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和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的发展能量,以商贸互通带动人文交流,探索人文交流新模式。

  随着成功入围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名单,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正在向落地生根、精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

  “世界旋转的轴心正在转移——移回到那个让它旋转千年的初始之地,丝绸之路。”英国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感叹。

  “一带一路”倡议带给我们无限的机遇和想象,随之而来的每一点进步和收获,也让我们在喜悦之余,汇聚出更强大的力量在“一带一路”上开拓出新的“蓝海”。向西开放的中国陕西正张开双臂,欢迎各国朋友来感受三秦大地的独特魅力,把握合作共赢的无限商机,在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创造合作共赢的崭新未来。 (记者 侯燕妮)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一带一路 文化 西安丝绸之路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