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招!电信诈骗紧跟社会热点

2018-07-21 15:16:23  来源:央广网  


[摘要]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蹭热点”的电信诈骗迷惑性很强。不法分子利用民众的心理弱点、好奇心、本能反应等心理进行诈骗,他们紧跟社会热点,针对不同群体&ld...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蹭热点”的电信诈骗迷惑性很强。不法分子利用民众的心理弱点、好奇心、本能反应等心理进行诈骗,他们紧跟社会热点,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步步设套。比如毕业季大量发送“高薪招聘”短信,开学季利用“开学通知书”“分班结果”等信息诈骗。综艺节目大热时,实施节目中奖及冒充司法机关连环诈骗。此外,共享经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精准扶贫等都是电信诈骗爱蹭的热点。

  案例一:骗子假冒扶贫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2017年6月,家住河南省社旗县的惠某被网友夏某拉进一个微信群。夏某在群里告诉大家,有一笔数额巨大的扶贫专项资金即将发放,负责此事的国家扶贫办工作人员找到夏某,要她负责组织资金的报名申请工作。夏某表示,办好卡就能得到几十万的扶贫资金,并在群里展示了这个项目的相关材料以及负责人的工作证件。

  交完10元制卡费的几天后,惠某再次接到微信群里的通知,因为这笔扶贫资金数额巨大,每人还要再交90元的个人所得税。考虑到钱不多,大家还是陆陆续续地交了钱。然而钱交了上去,之前承诺的银行卡和资金却迟迟没有发放。2017年9月,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也失去了联络。这时惠某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随后向社旗警方报了案。

  案例二:用户在共享单车退款时,遭遇假“客服”借机行骗。

  无锡消费者小刘平时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不高,看到共享单车押金难退消息之后便着急想要退款,结果是越急越出乱,遭遇了一场假客服退押金的骗局。当时小刘从网上搜到一个“客服热线”,打过去之后,对方让她添加了客服的微信,并在微信里指导她如何退款。一开始无论是对方的操作流程还是指导的言语都显得比较正规和专业。在获得小刘的信任后,没多久,对方就发过来一些二维码,让小刘在一分钟之内扫码确认。

  小刘当时犹豫,对方给她打来语音聊天,沟通了三十多分钟。最终,小刘还是扫了二维码,结果只过了十分钟,刚刚到账的工资就全部被转走。小刘反应过来,自己可能遇到了假客服,等再拨打电话回去时,对方已经把小刘拉黑了。

  案例三:“消费返利”披上共享经济外衣,投资者疑遭传销诈骗。

  成都一家名为鑫圆共享商城的机构宣称“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依法编制的‘国家共享经济创新交易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由他们负责,并称这将引发一场消费关系的大解放,“消费者”升级为“消费商”,消费以可转化为投资,获得高额返利,而且人人都可以“买多少,返多少”。有不少人参与其中,有些人为拿钱投资还卖房、贷款。哪料这家机构返现没几天,就突然停止返现,现在有不少人怀疑自己可能遭遇了传销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害面广,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受社会关注度高。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取得较大成效,民众防诈骗意识逐渐提升。但铲除电信诈骗土壤,仍需多方发力。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认为,首先,监管部门应当针对出现的诈骗行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消费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警惕心理和防范意识。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电信诈骗 社会热点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