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为校园安全拉起警戒线

2018-06-01 21:43:10  来源:中国发展网  


[摘要]如今,距“4·27米脂校园惨案”已一月有余,但公众对于校园安全的关注却仍在持续。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频发,如何保护我们的校园和孩子,成为一项重要且必要的研究课题。...

  如今,距“4·27米脂校园惨案”已一月有余,但公众对于校园安全的关注却仍在持续。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频发,如何保护我们的校园和孩子,成为一项重要且必要的研究课题。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面向全球有奖征集“基于人脸识别等AI技术的校园周边安全最佳解决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成为最佳方案者,可获得奖金人民币1万元。“该活动是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同时也是直面社会痛点、寻求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人脸识别等AI技术有助于补上校园周边安全管理的短板,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校园安全的日本经验

  校园安全是一个世界性课题。美国今年以来已经发生20余起校园枪击案。即便在枪支管控及其严格的日本,早在2001年就发生过与米脂案极类似的大阪府池田小学事件。凶手持菜刀砍死8人,并使15人受伤。

  在那之后,日本就加强了校园安防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风险管理部部长龚琬岚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日本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其一是在中小学幼儿园采用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进行访问限制以及入侵监控,家长接放学时须进行人脸识别才能带走孩子;其二是对人脸识别设备进行精细化和人性化的规划设置,即根据学校类型、师生人数、人口密度、交通状况、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规划摄像头安装位置、数量和方位,并设置三道警戒线;其三是出台相应的法规、标准,起到保障作用。

  其中,能够进行人脸识别的安防摄像头是该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不仅数量大为增加,智能化程度也有所提升。数据显示,在东京都,2015~2017年间,新宿内29所区立小学的上学路上均安装了安全防盗监控摄像头,每一所学校安装5台左右;在町田市,2016年市立小学安装摄像头达177个,中学达86个。

  人脸识别令张学友成“逃犯克星”

  如果把大侦探福尔摩斯放在当下,也许他可发挥的余地要小得多,因为现在我们拥有比推理更简单直接的工具——人脸识别技术。

  就在最近,人脸识别又上了新闻头条,原因是在5月20日的张学友嘉兴演唱会上,当地警方又抓获了一名逃犯。在此之前,张学友4月7日的南昌演唱会上,5月5日的赣州演唱会上,警方通过安保人像识别功能,分别抓获逃犯一名。此次是人脸识别技术第三次立下大功,而张学友也被戏称为“逃犯克星”。

  “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在弥补安全漏洞、强化智能化管理两方面展现的巨大价值,让其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青睐’。”人工智能行业的国家队云从科技CEO周曦介绍说,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在校园安全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六大场景,包括校园出入口、重点区域、人流量密集场所、学生安全、校园欺凌以及教学秩序规范。例如,通过在校园重点出入口布控动态人脸监控预警系统,可实现陌生人、外来人员的风险评估和“黑名单”(或“非白名单”)的风险预警,提升学校出入口管理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总的来说,如果实现人脸识别在上述六大场景的应用,那么不仅校园安全将更有保障,而且一些困扰多年的小问题也能解决。“利用人脸识别终端进行考生和应试者的身份核验,可以防止替考现象,而且,遗失考试凭证的学生也可进入考场。”周曦说。

  “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打造升级版校园安全方案

  唐钧认为,米脂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校园周边安全在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短板。首先,校园周边安全风险点多而杂,传统“人工识别”的思路存在识别不全、评估不准、具有“盲点”等缺点,亟待“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并行,从而让识别风险做到“全”“真”“准”;其次是校园周边安全事件突发性强,“人力防范”的传统方式存在响应滞后、联动不畅、本能反应易失误等不足,亟待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以“提前干预”和“及时处置”提升应急的预见性和及时性;最后是校园周边安全易受社会风险的传导和渗透,“人防物防技防”的传统模式存在新生风险识别难、偶发危机预警难、连锁反应阻止难等问题,亟待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下的智慧方案,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的科学性。

  针对这一系列短板,唐钧建议,学校安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相应的改进工作:

  第一,应用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和人力防范的相互补充,促进学校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的精细化、专业化和及时性。

  第二,进一步树立风险意识,重视事前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化解。去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完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机制。唐钧认为,切实落实意见指示,做好学校安全风险提前识别、事前消除、及时预警、有效干预等工作,减少甚至避免学校安全事件的发生。

  第三,规避“责任缝隙”和“安全孤岛”,在落实风险所有权、强化责任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相关部门的联动和社会全员的协同。“一方面,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落实,依法明确学校安全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职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作用,协调联动家长队伍、志愿力量、市场机制、社会组织等多方作用,形成防控学校安全风险的社会合力和长效机制。”唐钧说。
     (蔡若愚)

编辑: 大苍

相关热词: 人脸识别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