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寄相思,家国总关情。中秋佳节是传统文化的纽带,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
近日,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2025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来到乌鲁木齐,同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盛大的节日。...
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6周年华诞。每逢国庆,无论身处何地,爱国主义情愫都会引发中华儿女心中的共鸣。...
2024年11月28日,随着最后一株玫瑰花苗被栽入沙土,全长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锁边“合龙”,给这片33.76万平方公里的黄沙戴上了“绿围脖”。新疆是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更是中国最强烈风沙活动和最严重风沙灾害区,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
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从节日里的问候祝福,到在地方考察时的悉心叮嘱……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深情期许,滋润心田。...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成千上万劳动者坚守岗位、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从1949年到2025年,新中国走过76年光辉岁月。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空,相同的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今天,让我们一起向所有披荆斩棘的先辈致敬。...
2025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亲切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站在前排,与总书记紧紧握手。他胸前的奖章,正是一年前总书记亲自为他颁授的。...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复兴的道路上艰辛探索,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展现出百折不挠、奋勇报国的爱国情怀。正是这样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面对困难挑战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10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孟加拉国总统楚普互致贺电,庆祝中孟两国建交50周年。...
在全球治理愈发关键的节点,我们在渤海之滨的天津,见证了全球治理倡议应时而生。东方智慧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确定性...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心系乡土、情牵农民。...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爱国主义作出重要论述,强调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
“回望历史,中华民族从濒临危亡走向伟大复兴,一路筚路蓝缕、充满艰辛,也一路豪情满怀、凯歌高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辉煌成就、展望光明前景,强调:“我们要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老一辈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开创的事业不断欣欣向荣!”...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但爱国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每个具体行动中。...
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向卢森堡新任大公纪尧姆致贺电,对其即位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