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力!时尚! ——中国-中亚峰会外媒记者团关注西安产业发展

2023-05-18 07:58:10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中国—中亚峰会外媒记者团走进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鼓楼广场和永宁门南广场,关注西安科创产业、重点制造企业和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记者团走进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触摸西安科技创新脉搏,感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记者 李欣 王旭东 摄)

  AI“元萝卜”会下象棋、小金鱼能“复活”、戴VR眼镜体验陕汽不同车型、西安街头感受多元文化……5月17日,中国—中亚峰会外媒记者团走进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鼓楼广场和永宁门南广场,关注西安科创产业、重点制造企业和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和机器人对弈 太有趣了

  17日上午,来自路透社和法新社的记者们认真观看了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的宣传视频,详细了解了秦创原建设的背景、目标定位、发展过程、企业培育、园区布局、政策体系和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在得知“秦创原”寓意是以“秦岭”为形,以“创”为魂,以“原”为骨的解读后,他们觉得非常形象且很有创意。

  在展区,看到一个方脸、胖身、长手臂、萌趣十足的机器人,法新社记者婕德连忙用相机记录下这个非常“讨喜”的AI“元萝卜”。作为会下象棋的机器人,“元萝卜”能思考会布局。

  演示中,当“元萝卜”连接上棋盘,它用触角般的摄像头“眼睛”观测当前棋局,需要“出招”时,它会伸出机械手臂用磁吸的方式精准抓取棋子、精准落子,实现和人类的对弈。其间,法新社记者婕德不时记录着“元萝卜”的各种姿态。忙完拍摄,婕德饶有兴趣地跟着“元萝卜”学习认识棋子,听它解说棋局。简单的对弈之后,婕德开心地说:“太有趣了,这可称得上机器人的最强大脑了!”

  “小金鱼‘复活’了!”在展区的深低温人体冻存动物模拟实验中,4名记者用各自的设备记录了小金鱼神奇“复活”的20多秒钟。试验现场,两个鱼缸内金鱼游来游去,鱼缸之间是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试验过程中,只见工作人员将A缸的金鱼捞出放入液态氮中数秒,小金鱼变硬宛如“死去”,当工作人员再把它放入B缸,它又神奇“复活”,游动起来。目睹试验全程,路透社记者弗洛伦斯·罗高兴地说:“这个试验非常有趣,太神奇了。”随即,现场采访工作人员该技术在医疗、科技等方面的应用场景。

  受工作人员的邀请,路透社记者安德鲁·海利现场品尝到了一个“戴面膜”的红苹果。据介绍,这个苹果没有经过传统的套袋技术,而只是在生长过程中涂了一层绿色生态、功能全面、环保节约的腐酸苹果液态膜剂。这层“面膜”有抗紫外线,吸附有害杂质的作用。

  那么,这个苹果的味道怎么样?安德鲁说:“我觉得‘戴面膜’的苹果味道更甜,色泽更好,可能是因为它‘戴面膜’在生长期受到的光照更充分的缘故。”

  让更多中国好产品走得更远

  11时许,在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集团)展厅,外媒记者团成员通过陕汽宣传片,了解了陕汽集团整车、专用车、零部件、后市场等业务板块和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实践历程。现场佩戴定制的VR眼镜后,记者团成员用全方位的视角,身临其境般地体验了陕汽不同车型在不同路况下的驾乘体验。

  跟随工作人员走进陕汽集团总装配厂,记者团成员看到,这里的机器人手臂正在有序作业。其间,有的手臂伸进驾驶室焊接,有的在安装驾驶室玻璃,还有专门负责涂胶的。在负责运送装配物料AGV小车的协助下,这里的生产线上,平均3分钟下线一个驾驶室 ,6分钟下线一辆整车。完成整车装备的车辆,可以直接开出去调试。完成调试,即可交付。

  结合陕汽海外市场发展情况,路透社记者安德鲁·海利进行了深入采访。得知2022年陕汽高端车型已进入欧洲市场,他特意专访了进出口市场部负责人,并收集了相关素材。安德鲁说:“未来,我将特别关注经济和能源方面的合作,以及双方的贸易往来。”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陕汽进出口市场部有关负责人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陕汽‘走出去’的经验,让更多的中国好产品借着中国-中亚峰会新机遇走得更远。”

  唐装女孩体现传承的力量

  初夏的夜晚,灯影流转人如织,满是繁华迷人眼。衣袂飘飘的唐装,搭配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回到千年。在鼓楼广场、永宁门南广场,外媒记者团追随“唐装”身影,记录这座城市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交融碰撞的魅力。

  手拿糖葫芦的唐装少女,轻摇蒲扇的女子,以及被街头音乐表演吸引驻足的市民,充分展示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多元。

  “刚刚我们拍摄了穿着唐装的女孩,这是非常有‘西安特色’的亮点。”乌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乌兹别克斯坦24频道记者阿萨德贝克·博约诺夫说,西安有深厚的历史,今天在西安街头,看到穿唐装的人,让我感到了传承的力量。

  “过去,我是从书中了解西安。后来,我以游客的身份游历西安。”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区负责人司岱凡·拉加德说,这次,我以记者的身份来到西安,她给了我全新的印象,发展特别快且保留着自己的特色。(记者 骆妍)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