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2023-03-13 07:04:42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全国两会上,来自陕西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三秦大地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报告同时对“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等提出明确要求。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国两会上,来自陕西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三秦大地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个地区,勇于创新,才是希望的热土。

  “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力加速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日益凸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曙光说。

  一组组跳跃的数据印证着发展成果。2012年至今,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稳步增长,从57.06%到71.60%,增长14.54个百分点,排名保持在全国前十。

  如何持续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最大限度激活科教资源,实现协同效益和融合发展。”周曙光表示,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对陕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进行专项调研,并给予专项配套政策和经费支持;同时与陕西省建立部省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央地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战略性、关键性、共性问题。

  周曙光建议,应大力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陕西科技创新实践,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将陕西列为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试点省份,出台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让创新源泉奔腾涌流,助力高质量发展。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双一流”大学具有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更好推进校企在产学研方面深度融合?

  “要主动打破大学校园‘围墙’,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表示,目前,西安交通大学有校企联合研究平台近200个,依托深度融合的联合研发平台,充分发挥一流大学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探索人才共享模式创新,通过“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多方赢”的人才共享机制,缓解了企业高水平工程科技人才紧缺问题。

  “进一步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深化推进校企融合,建立校企‘双首席’制度,落实校企‘双导师’制度,全面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对全面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很有必要。”卢建军建议,一方面,应发挥企业需求牵引、科研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研发管理和技术成果转孵化的优势;另一方面,发挥高校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科研平台、技术成果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

  “技能人才培养”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部件厂铆装钳工赵平一直关注。在日常工作中,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解决各种生产难题,通过“传帮带”,让一大批年轻工人成长为飞机生产线上的技术骨干。

  “人才是创新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几年,我多次走访相关企业、职业院校,与广大师生和企业员工深入交流,为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建言献策。”赵平认为,全社会要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校企对接再紧密些,帮助企业解决技能人才引进、人才断档等问题,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赵平建议,应积极探索新型学徒制发展模式,发挥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各自优势,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信息畅通、灵活互动的桥梁,实现对技能人才的持续培养,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院校就培养输出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深入学校、学校融入企业,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内容,加速职业院校培养与企业用人有效衔接,以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记者 刘枫)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全国 两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