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侃华:关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2022-09-20 10:31:32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侃华表示: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十四五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战略思考,把文化建设推向国家战略的层面,具有鲜明的首创价值。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数字驱动各行各业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世界性主题。数字化是将文化资源“活化”的重要手段,肩负着让黄河丰厚的遗产资源“活”起来、“传”下去的责任和使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既保护文物,又展示文化,最终活化文化场景,感受文化魅力,实现文化传承,提升国家认同。...

  记者 杜静波 摄

  9月20日上午,省政协召开“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侃华表示: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十四五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战略思考,把文化建设推向国家战略的层面,具有鲜明的首创价值。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数字驱动各行各业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世界性主题。数字化是将文化资源“活化”的重要手段,肩负着让黄河丰厚的遗产资源“活”起来、“传”下去的责任和使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既保护文物,又展示文化,最终活化文化场景,感受文化魅力,实现文化传承,提升国家认同。

  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数字化建设困境

  目前我省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存在建设方向不明确、重硬件轻软件、重对内流程轻对外平台、重开发轻传播等问题。一是建设管理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薄弱。建设管理停留在传统建筑业的模式上,人力资源成为公园建设和管理中的主要实施力量,但缺少必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措施和手段。二是建设管理中的游客身份缺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提供给民众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生态场所。现有的建设管理游客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个性化数据并未掌握。三是建设管理不适应互联网时代游客的需求变化。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尚未得到重视和保障,规划布局、景观设计、文化内容等各个环节没能适应这种变化。缺乏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升改进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数字化建设建议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数字化建设核心,包括1 个平台—智慧综合信息平台,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数据信息;2 个子系统—智慧管理系统和智慧服务系统,用于日常管理与决策,形成以人为本的参与性的智慧服务,增强游客交互感。建立黄河文明标识体系,分析城邑体系、山川界域、文化线路、人文胜迹、革命圣地五方面标识特征,形成历史古迹、宗教、聚落、民俗风情、艺术等五大资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应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结合数字组织与数字业务,进行指标体系构建。

  (一)明确数字战略方向。各级领导者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制定合理有效的数字化发展规划。应该形成战略意识、配备熟悉数字业务的队伍,形成明确的数字化方向与路径,将更多资源投入文化展示与传承。

  (二)提高数字化业务水平。设立历史、地理、生态、计算机、数字营销的跨专业专家平台,建设国家级文化公园资源库,梳理文化元素,形成基础资料。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设计数字传播资讯形式,利用数字媒体开展全方位数字传播。

  (三)优化数字组织结构。要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业务流程全面数字化。基于目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链式特点,公园的各个节点地域分布广泛,在组织设计上必须设立国家级云管理平台,各省级构建扁平化的矩阵组织,各网点公园的审批、汇报、宣传、投诉、预警子系统全部在云平台上开展工作。

  通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数字化建设,合理利用和传承黄河文化,使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使黄河的根魂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切实彰显与传承。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打造成为探寻华夏历史文明的国际窗口、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高地。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余侃华 月度协商 数字化建设 云计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