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微视频丨精神密码的红色追寻

2021-06-08 16:39:00  来源:新华社  


[摘要]重磅微视频丨精神密码的红色追寻...

  假如时光倒流,他能否在这片荒漠戈壁中,找到父辈们为之奉献一生的理由?

  假如时光倒流,她能否回到长征路上,找到父辈们为之浴血奋战的信念?

  假如时光倒流,他能否亲口问问父亲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人生道路?

  穿越百年,他们要找寻的答案,还要从这里讲起。

  1921年,陈鹄的父亲陈潭秋与董必武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加完中共一大会议后,陈潭秋回到武汉。1933年,陈潭秋奉党的指示与妻子从上海到中央苏区工作,但他的孩子该怎么办?于是,陈潭秋写下了这样一封托孤信。

  年幼的孩子在等待父亲归来的过程中创造了“假想游戏”,那竟成了他们一辈子追忆父亲的方式。

  许多年后,93岁的陈鹄给父亲写下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

  贺龙的女儿贺捷生出生18天,就跟着红军长征。她在母亲的背篓里,父亲的马背上,开始了长征。

  有一次突围时,贺龙把贺捷生裹在怀里,骑在马上,一路冲杀,等突出重围后,才猛然发现孩子丢了。幸好落在后面的病员捡到了路边的贺捷生。

  许多年后,有谁能想到,那个婴儿竟用一生写出了长征“家书”。

  1958年,为建设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而专门组建了一支特种工程兵部队,代号7169,陈人康的父亲陈士榘将军就是这支部队的司令员兼政委。

  建设者们从零开始,住帐篷、睡地窝、顶着风沙,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在茫茫戈壁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回望百年精神谱系,赓续精神血脉。一代代共产党人从不同的年代出发,却走在同一条路上。这条路既通向理想的彼岸,又连接着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重磅微频 精神密码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