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金融办、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金融监管局、陕西证监局有关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截至5月末全省人民币存款贷款余额6.06万亿元
“截至5月末,全省人民币存款余额7.43万亿元,贷款余额6.06万亿元。1-5月,全省新发非金融企业债151笔,发行金额1236.49亿元。”省委金融办副主任、省委金融工委委员李兴龙介绍。
围绕支持打好“八场硬仗”,省委金融办重点从强化政策引领、提升融资效能、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守牢风险防控底线等四个方面着手。
“今年我们出台了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化解若干措施,全省金融运行保持平稳,今年全省不良贷款率稳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李兴龙说。
今年以来,省委金融办聚焦金融支持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任务安排,围绕“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持续深入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我们建立了《科技金融‘五项机制’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推进西安科创金融服务硬科技改革试验区申建,及时协调解决上市后备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争取并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的基础上,加快试点扩围,已成功落地4支AIC试点基金,规模合计74亿元。”李兴龙说。
今年陕西民营企业贷款持续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
“我们重点围绕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市场消费、支持促进外贸四方面工作,有力服务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李彤说。
在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方面,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实施方案。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牵头出台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针对民间投资项目的金融产品,为项目建设运营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陕西省民营企业贷款持续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增速,呈现出增量、扩面、降本的良好态势。”李彤说。
聚焦提振市场消费,今年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印发金融支持陕西省提振消费的指导意见,优化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围绕支持促进外贸,加大金融支持外贸稳定发展力度,优化外汇领域营商环境,全省首笔“科汇通”业务落地,有序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6家银行获批开展外汇展业试点。
截至5月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6111亿元
“我们部署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联合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商务、海关等5部门印发支持外贸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的通知,指导各金融机构结合农时节点开展走访,推动金融服务精准触达农业农村领域。”陕西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刘新宏说。
在制度配套上,陕西金融监管局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督促各银行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指导银行机构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
“截至5月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11.59亿元,同比增速15.34%。无还本续贷政策自去年9月扩大范围以来,累计为中小微企业续贷826.12亿元。”刘新宏说。
此外,陕西金融监管局还汇编了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金融产品及服务手册、中型企业无还本续贷金融产品手册,方便企业选择。充分发挥“秦信融”平台作用,赋能“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目前,全省已累计走访各类经营主体320万户,银行向“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新增授信2471亿元,新发放贷款1985亿元。
我省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拥抱资本市场
为引导专精特新企业用好资本市场,陕西证监局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重点投向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早期企业,支持各类母基金和专项基金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需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卡脖子”技术、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企业在组织架构、财务规范到知识产权布局等方面打牢基础,为其进入资本市场做好准备。
“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我们建立‘科技+资本’对接机制和‘一企一策’服务体系,缩短‘培育-申报-上市’周期。”李国强说。
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仍面临持续创新、快速扩张和国际竞争的压力。陕西证监局鼓励企业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产业整合等方式,拓展研发投入空间、提升核心环节控制力、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生态。
“近年来,陕西一批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完成产业链上下游并购整合,在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发展、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示范效应。”李国强说。
(记者 白瑶)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