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夜访碑林 马伯庸将揭秘《长安十二时辰》前世今生

2020-08-22 15:12:07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摘要] “在东十字街西北角,有一座上悬十字的石构圆顶大殿,正是景寺的所在。张小敬等人来到景寺门前,门口正站着十几个身着白袍的景僧,个个笑容可掬,向路过的人赠送小小的木制十字架和手抄小轴经卷……”...

  “在东十字街西北角,有一座上悬十字的石构圆顶大殿,正是景寺的所在。张小敬等人来到景寺门前,门口正站着十几个身着白袍的景僧,个个笑容可掬,向路过的人赠送小小的木制十字架和手抄小轴经卷……”

  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的这段描写随着同名网剧的热播被人们耳熟能详。但你知道吗,这部小说跟西安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明朝天启年间,1623年,有人在西安发现了一块唐代的石碑,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正面是汉文,旁边还有古叙利亚文,记载了景教,也就是传入中国最早的一支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这一座立在碑林博物馆的国宝石碑,引起了初到西安的年轻作家马伯庸的注意,也为他后续创作小说《长安十二时辰》提供了诸多思源。

  8月25日,中国传统七夕节当天,一场名为“十二时辰长安秀”活动将在古城西安正式拉开帷幕。当日寅时(3:00-5:00),作家马伯庸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将再次走进碑林博物馆,摒除喧嚣,以碑刻为线索,探访国宝石碑的前世今生,重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观众在新颖的模式和神秘的氛围中感受一次历史的温度。

  “西安每年也会来,也没有特定的目标,就想来这个地方坐一坐,待一待,就觉得很舒服。坐在碑林博物馆的石碑面前,一呆一下午,仔细看着石头上那些字啊,想一想那些事啊,感觉特别能磨人心境。”马伯庸还揭秘他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很多文化元素都来自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如“十字莲花”和“景僧伊斯”等。“在碑林每次都去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因为这块碑本身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象征,里面有叙利亚文、中文,讲的是基督教传入中国过程,能够体现出长安风貌。”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意为“碑石丛立如林”。碑林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碑林博物馆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超3000余件,分布在七个陈列室,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之中,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其中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颜真卿书写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等。

  西安碑林里的文物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件都那么与众不同。夜色深沉,城市宁静。让我们走入碑林博物馆,梦回大唐,寻找碑林的前世今生。

  “十二时辰长安秀”,是一场全国首创的24小时不间断大型城市秀活动,借助网剧《长安十二时辰》IP原型,基于陕西文化特色和全国市场消费需求,深度融合文旅、脱贫、商业、美食、消费等主题,以文化赋能消费,秀出精彩西安,秀出大美陕西,秀出活力中国。活动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西安市委宣传部、人民网人民视频、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共同主办,西安电视台、曲江新区管委会、陕文投云创科技、娱跃文化联合承办。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碑林 马伯庸 十二时辰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