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住建领域农民工就业连续3年占全省外出农民工总数的21%以上,居各行业之首。”这是记者从7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介绍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近年来,我省在住建领域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根治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相关决策部署,以强化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不断转变监管方式,住建领域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数量逐年下降,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以改革创新推动源头治理
全省各级住建主管部门扎实开展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取消劳务企业资质,鼓励发展专业作业企业,积极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指导各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在建工程项目进入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线运行,为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奠定基础。
从2019年开始,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告明确将失信被执行人列入不得报考的人员范围。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网上报名前,调取18至35周岁符合报考年龄范围的失信人员信息,通过系统自动比对、自动拦截,从源头上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近年来,我省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记入诚信档案库人数853人,专业技术人员考试违纪违规记入诚信档案库人数3500人。
以健全制度推动有效保障
各级住建主管部门以健全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得到有效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加速促进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帐户、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等制度在我省建设工程项目上落地见效,使42万名农民工在入场、考勤、工资发放等环节全过程有实录,确保农民工不再“忧薪”。
2019年省级偿债准备金26亿元,2020年增加到33.5亿元,通过管好用好应急周转资金,扩大省级偿债准备金使用范围,增加用于保障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资金。
据介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坚持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全省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向社会公布重大违法案件396件,其中,2019年公布103件,今年上半年公布33件。
以强化督办推动及时解决
各级住建主管部门以强化日常督办推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及时解决,坚持常态化信息收集、问题预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销号一起,切实把功夫下在平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欠薪隐患积压。
2019年,各级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协助人社部门查处欠薪案件125起,住建部门查处案件23起。去年,约谈有严重拖欠行为的建筑企业,并在全省建筑业领域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电视电话会议上做检查,实施信用惩戒,取消其当年在陕所有工程项目的评优评先资格,对全省建筑企业起到了警示作用。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及时推送共享至同级信用管理部门信用信息平台,形成了全省“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治格局。
以信用共享推动联合惩戒
多年来,全省住建主管部门以信用共享推动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联合惩戒,不断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被人社部门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涉及住建领域的企业(个人),通过信息共享实行联合惩戒。
今年上半年19家建筑企业(个人)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列入“黑名单”,依法向社会公布9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认定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147条,其中2019年认定80条,今年上半年认定并公布28条。
从2017年开始,全省办结欠薪案件涉及的人数和金额逐年下降。2019年全省共办结欠薪案件1184件,为8347名农民工追发工资等待遇1.05亿元,欠薪人数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了61%和47%,“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良好氛围已经在我省初步形成。
各界导报记者 张宝勤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