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 (记者 许鹏 通讯员 高艳飞)从破旧危房入住到窗明几净的宽敞平房,从贷款筹钱苦供四个孩子读书到孩子学业有成、工作有所着落,从一贫如洗、负债累累到当前家庭年收入十余万元。短短几年的时间,府谷县武家庄镇红峁村贫困户李社清不等不靠、勤奋劳作,创造出了幸福的生活。
腰包鼓了 心情好了
早些年,李社清是当地有名的木匠,由于职业原因后期患有肺气肿等慢性疾病,不仅无法从事繁重苦力,每年还要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外加要负担4个女儿的学费与生活费等,经常入不敷出,2017年李社清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李社清的帮扶责任人武家庄镇党委副书记李旭锋结合实际情况,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帮扶举措。在工作方面,先后聘用李社清及其妻子黄梅为生态护林员和卫生保洁员,每月1100元工资;在养殖方面,为他免费发放9只羊仔、两头猪仔,申请办理了3万元扶贫养殖贷款,指导李社清兴建圈舍和扩大养殖规模;在种植方面,指导其种植黄豆、玉米饲料性作物和中药材,并为他申请了产业扶贫资金。
有了政府的精准帮扶,加上李社清全家勤奋上进,2018年李社清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000元。现在,李社清在还完贷款后,还养殖了32只羊、2牛头、2头猪,种植玉米、豆类、黄芩等农作物和中药材40亩,家庭经济产业初步形成了种养结合、种养互补的发展模式。
2016年,李社清的大女儿如愿考上陕西理工大学,4500元的学费和全年几千元的生活费,李社清和妻子东拼西凑、四处借钱才勉强凑齐。之后另外三个女儿也相继上学,四个女儿每年的学费、生活费最高时需要六七万元,他们家也欠了十余万外债。
为此,帮扶责任人李旭锋多次到李社清家中,根据他的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制定了就业帮扶指导措施。经过李旭锋与镇政府精心指导和帮助,李社清的四个女儿三个参加工作,一个结婚成家,都有了着落,这下李社清的心情彻底敞亮了,也扭转他们家的贫困状况。
笑容增了 未来明了
过去,李社清一家一直借住在其哥哥多年未住的老窑洞里,房屋老旧,水路不便。2017年李社清的老房子被鉴定为D级危房,在危房改造的政策扶持下,2018年7月李社清告别了20余年的窑洞,全家搬进了新房子。100余平米的新房里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一应俱全。
新房子坐落在崭新的通村水泥路旁,出入很方便。去年,李社清不雇车、不雇人将改种后的高产量黄豆、玉米收运家中,大大节省了开资。积攒的羊绒、鸡蛋等农副产品也时常被路过的商贩就地回收,方便且安逸。今年,李社清计划秋收过后在新家安置暖气,让女儿们和外孙在过年期间不再寒冷。
2018年,李社清的肺气肿,在李旭锋等干部的帮助下,申请办理了慢性医保,政府为其代缴合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并享受镇卫生院家庭签约服务,每年进行免费体检、定期检查病情,当前,病情明显好转。
2019年,李社清一家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危房改造让我们全家住进了新房子;健康扶贫解决了我和妻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产业扶贫给了我脱贫致富、发展种养殖产业的资金、技术支持;就业扶贫帮助我的子女有了稳定工作。”李社清坦言。
对于李社清而言,帮扶责任人李旭锋早已成为他的朋友与家人。帮扶以来,李旭锋扛起帮扶责任,细化帮扶措施,大到产业发展、就业指导,小到卖米卖肉、购置家具,李旭锋都不留余力、亲力亲为。今年,李社清在李旭锋的建议下,决定继续巩固种养互补的发展效益,逐步扩大家庭养殖规模,争取实现100只羊子养殖产业,为女儿们攒够嫁妆。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