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区市两会闭幕 7地政府工作报告提“新官要理旧账”

2019-02-19 23:20:51  来源:人民网  


[摘要]2月18日,随着山东人代会的闭幕,2019年31省区市省级两会正式落下帷幕。在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上,改善民生、营商环境、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成为各地的热门话题。...

  2月18日,随着山东人代会的闭幕,2019年31省区市省级两会正式落下帷幕。在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上,改善民生、营商环境、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成为各地的热门话题。此外,会议期间,各地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亦有调整。

  经记者梳理发现,在今年地方两会上,各地对营商环境的关注超过以往,多省在“解决融资难”“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工作部署。

促营商环境优化 “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成共识

  2018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2018年全年,各地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集中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流程不优、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9年地方两会上,各地继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当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其中,压减项目审批时间、进一步推进“一网办通”成为多地共识。

  辽宁、黑龙江、江西、贵州等省份对压减项目审批时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黑龙江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企业开办时间要压缩到8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限5个工作日办结;江西提出上半年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79个和60个工作日以内;贵州更进一步,要求企业开办时间缩减至3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内。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多地提出要深入开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网上可办”向“全程通办”深化,全面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

  其中,辽宁、贵州分别明确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要达到90%、100%;北京提出,2019年各级80%的事项实现“一门”办理,70%的事项“一窗”分类受理,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或者最多跑一次。

  此外,北京、贵州、云南、新疆等省份特别提出,要下大力气开展专项清欠行动,重点治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资金问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甘肃还将民营企业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覆盖范围。

纾企业融资困境 多地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一直以来,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多省份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列为工作规划的重点。多地政府直接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其中,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纾困基金等成为各地一项重要举措。

  天津市部署安排100亿元的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1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设立50亿元的融资担保发展基金、100亿元的民营企业发展基金、100亿元的民营企业纾困基金,为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流动性支持;上海提出用好规模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为优质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方面,多地明确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让企业轻装上阵。

  河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用能和物流成本,清理规范各种附加收费;江苏表示,全年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本1600亿元以上;湖北则提出降低企业社保费率,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

政商交往“亲上加清” 7省份明确“新官要理旧账”

  从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第一次用“亲”和“清”两个字概括并阐述新型政商关系到现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已经深入人心。

  今年,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仍是各地热议的焦点,多省份都明确提出,要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助推政商交往“亲上加清”。

  如,辽宁表示,多设“路标”不设“路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安全;福建提出,开展“三个一百”活动,营造“懂民企、爱民企、帮民企”的良好氛围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山东还特别提出,要放下身段、尽心竭力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精准化的“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认真对待、及时回应微观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将亲清政商关系细化为正负面清单。

  此外,记者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山东、河南、海南7省份将“新官要理旧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着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建设诚信政府。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