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老年人提供“看得见够得着的服务” ——省政协人资环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记

2019-12-09 08:43:48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琴声悠扬、欢笑不断。12月3日上午10时许,西安市白庙社区全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一段段精彩的表演将艺术团活动推向高潮。...

  白庙社区全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老人们正加紧排练。

  □记者满淑涵文/图

  琴声悠扬、欢笑不断。12月3日上午10时许,西安市白庙社区全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一段段精彩的表演将艺术团活动推向高潮。

  今年65岁的姜玉龄左手按弦,右手拉弓,美妙的音符从她怀抱中的大提琴缓缓流淌。为了准备一场残疾人慰问演出,这支乐队正加紧排练。“我家就在附近,退休后我开始学拉大提琴,如今咱社区有了自己的艺术团,能在家门口参加文娱活动,很开心也很满足。”姜玉龄说着,翻动面前的乐谱,为演奏下一首曲目作准备。

  其乐融融的氛围也感染着窗外的调研组。当天,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西安专题调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首站就来到白庙社区。“欢迎欢迎,也请点评点评咱水平咋样。”艺术团的老人热情邀请委员们走进活动室欣赏节目。

  “您今年多大年纪了?”“在这里参加活动体验度怎么样?”委员们跟艺术团的老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除了丰富的文娱活动,这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布置了健康小屋、智能便民药房、书画阅览室、便民超市等不同功能区,为社区群众提供代购代办、中医理疗、手工学习、健康管理等服务。

  居家和社区养老是发展普惠养老的主战场,也是破解“养老难”的重心所在,关键抓手在哪里呢?

  “养老服务还得摸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为老年人提供看得见够得着的服务项目。”省政协委员陈利正准备撰写关于养老问题的提案,这次调研让她对此有了更多元的视角、更理性的思考。

  在西安市莲湖区金宝美“虚拟养老院”,嵌入式微型养老院的创新模式吸引了委员们的目光。“这里可以提供长期或短期托养服务,24小时有专人陪护,也方便子女就近探望。”西安市莲湖区“虚拟养老院”院长、金宝美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薛梅向调研组介绍说。

  “虚拟养老院”中控室的电子显示屏上,呈现着各个微型养老院和协议服务家庭的适时视频动态,话务员通过电话随时提供咨询和对接服务。

  随着5G技术的应用,智慧养老迎来发展提速。西安市碑林区通过“线上信息云+一键呼叫+线下上门服务”模式,实时掌握居家老人动态,打造养老服务“硬科技”。同时,还联手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等平台,为辖区老人提供丰富多样的专业组织和服务资源,提升养老服务“硬实力”。目前,西安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也已完成数据录入,后期将开发更加多元、精准的为老服务。

  推进健康老龄化,医养、康养是未来发展趋势。西安工会医院老年护理院和碑林区康福得护理院正探索医养结合模式,为高龄、失能半失能、失智提供照护服务。西安市民政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197个,其中养老机构15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829个,农村幸福院1109个,日间照料中心106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6.1张,基本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哪些困难?”这是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苟润祥在调研中问的最多的问题。“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艰难、流失严重,希望有关部门健全养老护理员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能不能开展长期照护险试点工作,减轻老年人养老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扶持补贴政策还要再明朗细化一些……”这些焦点问题,正是委员们的建言方向。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省政协 养老服务 调研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