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小工厂”变身“脱贫大产业”

2019-11-19 08:50:00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初冬的柞水,寒意渐浓。在小岭镇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内,30多名工人正忙得热火朝天。11月13日,省政协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三级联动民主监督调研组在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进行调研。...

  □记者 张姣姣

  初冬的柞水,寒意渐浓。在小岭镇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内,30多名工人正忙得热火朝天。11月13日,省政协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三级联动民主监督调研组在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进行调研。

  汪凤琴是小岭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搬进黄金移民安置小区的新家后,随着社区工厂的建成,她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我丈夫在南方打工,一家老小全都由我照看,在车间工厂上班,月工资能拿到2000多元,虽然比在外打工赚得少一点,但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操持家中的事。”

  对于今年27岁、家住小岭镇金米村的陈欢来说,在社区工厂挺好的。每天吃完早饭,骑摩托8分钟就到了社区工厂,中午和下午下班可以回家照顾父母。陈欢笑着说:“现在不用外出打工,每月工资3000元。”

  小岭镇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长期以来,外出务工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不少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深山举家进镇,住进了由政府修建的安置房里,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是一个移民搬迁产业配套项目,是苏陕协作扶贫产业项目。”柞水县经贸局局长王琦说,为了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这个问题,实现“稳得住、能致富”,柞水县利用宁商合作机遇,与南京阳成服饰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建成一个集服饰加工、辅料配套、外贸出口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外贸服饰产业园区。

  据小岭镇镇长陈永富介绍,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一期项目可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现就业70余人,其中贫困群众51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二期项目计划以主厂区为依托,在全县建设9个扶贫车间,可提供近1000个就业岗位。

  据了解,为着力解决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问题,确保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柞水县坚持一手推进移民搬迁,一手发展社区工厂,初步探索了一条以就业推进移民搬迁和精准扶贫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社区工厂10家,计划在2020年底,全县建设社区工厂35家以上,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力争每一百户以上移民搬迁社区都有一家以上的社区工厂。

  商洛市政协委员张晓均表示,社区工厂不仅帮助搬迁群众解决了生计问题,还让他们能兼顾照料老人和教育孩子,实现贫困群众“安下心,扎下根,加油干,奔小康”目标。

  “‘社区小工厂’变身‘脱贫大产业’,让困难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商洛市政协委员徐于灵说,此时,更需考虑的是如何让这份成果更长久地保持下去,让幸福永远陪在群众身边。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脱贫 工厂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