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旱码头到旅游名镇——看高家堡古镇近六百年蝶变

2019-10-18 11:24:05  来源:中国城市网  


[摘要] 10月17日上午,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巡礼之神木·融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融合的地方——神木市高家堡古镇,感受神木古镇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领略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神木魅力。...

1.png

  10月17日上午,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巡礼之神木·融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融合的地方——神木市高家堡古镇,感受神木古镇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领略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神木魅力。

  高家堡古镇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原来是夯筑土城,后用砖包砌,经过多次修葺,是目前陕北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其规模居陕北明长城沿线三十六营堡之首。

  西口路上的“旱码头”

  古老的街道,沧桑的城楼,鳞次栉比的四合院,走在高家堡古镇青石板的路上,眼里尽是挥之不去的古老风情,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史料记载,明朝至民国期间,高家堡富商聚集,盐碱业更是享誉塞北,有“十六家盐行半道街”之称。清末至民国初年,高家堡古镇有大小药铺、医馆十多家。除此之外,高家堡还为商贸集散重镇,北通河套,南接河东,物资畅阜,商事如流,人称"旱码头"。

2.png

  据当地人介绍,旧时的高家堡,山水田园古城和谐错落,景色十分美丽,作为通联陕蒙宁晋四省周邻地区的商贸重镇,月有六集,街设长市,极盛时商户达三百多家,货积如山,物畅如流,财富纵横,称雄塞上。

  然而,上世纪80年代,由于神木和榆林修成了榆神公路,南来北往的人们便绕开了必经的高家堡,工业化的发展使高家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古镇渐渐地褪去了往日的喧嚣光景,淹没在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建设的浪潮中,以前热闹的集市,逐渐冷清下来。昔日的繁华变成了模糊的历史印记。

  盘活资源 文化IP助力古镇新景象

  2015年,高家堡古镇因为一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突然名声大噪,高家堡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主要取景地,拍完电视剧后,一直冷清的高家堡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来到古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3.png

  “《平凡的世界》带火了高家堡,之后我就开始重操旧业,家在这里,不用外出打工挣钱了,这里每天都有好多人来,收入也还不错。”景区街道旁经营挂面的商户激动地说。看到高家堡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许多常年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乡、重操旧业,在街上卖特色小吃,加入到了旅游产业。“收入还行”,“可以,不错”,“以后就做这个(炒凉粉)了”对于如今的收入街道两旁的商户掩不住的喜悦。

  因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带动和石峁遗址开发的影响,加之神佳高速的开通,高家堡的繁华景象又渐渐显露。高家堡镇党委、镇政府也多方筹资对高家堡古城进行保护性修缮,全面保留原来的风格风貌,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壮大地方特色产业,推动古镇向陕西旅游名镇过渡。

  转型升级 打造陕西旅游名镇

  全域旅游是神木市“十三五”规划中作为区域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点,与历史文化重建相匹配,不断加快城市现代文明发展进程,建成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主客共享”型城市。

  如今随着高家堡古镇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景区客源总量不断上升。“每天都有人来,人多的时候我都忙不过来,高家堡的改变一天一个气象。”正在做月饼的商户激动地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高家堡,使得整个高家堡古镇焕发活力,曾经冷清的古城,此刻已变成游人如织的文化旅游胜地。

  风雨沧桑,近六百年兴衰变迁,几度更迭,高家堡经历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家堡正在向陕西旅游名镇迈进。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旱码头 高家堡 神木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