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2019-09-26 08:55:44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9月23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突破万元大关,增速连续12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实习记者 赵婧

  9月23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突破万元大关,增速连续12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1996年农村居民收入达到1165元,迈入“千元”时代;2008年达到3136元,跨入“三千”行列;2011年达到5028元,拉开“五千”帷幕;2017年达到10265元,突破“万元”大关。2018年达到11213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82.7倍,年均增长11.7%,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粮食总产连创新高

  粮食保持十五连丰,连续8年维持1200万吨左右。

  数据显示,198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24万吨;199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303万吨;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226万吨。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实条件下,科技助推粮食单产水平提升,为保障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与1978年相比,粮食面积减少了32.7%,总产却提高了49.3%,单产年均增长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资源禀赋,发挥优势特色,持续实施苹果“北扩西进”,猕猴桃“东扩南移”,建设关中“双奶源”基地和关中、渭北百万亩设施蔬菜区域板块,做精绿茶、做优红茶、做亮茯茶,支持木本油料、食用菌、核桃等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特别是实施“3+X”工程,努力打造苹果、羊乳、设施农业三个千亿级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局面。

  2018年,全省苹果种植面积达到896.35万亩、产量达到1008.6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3和1/4;浓缩苹果汁加工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1/3。带动近千万人从业,覆盖269万贫困人口,基地县户均苹果收入过万元,拉动163万人脱贫;全省羊存栏200万只,羊奶产量57万吨,羊存栏、羊奶产量、羊乳品市场份额分别占到全国的36%、46%和85%;设施农业目前已发展到328万亩,覆盖80%以上的农业县区;区域特色产业覆盖80%以上的贫困户,脱贫贡献超过70%。

  ▶农业科技创造奇迹

  70年来,我省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科技农业。

  解放初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洪璋教授先后育成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等优良小麦品种,其中碧蚂1号年种植面积达9000万亩,为中国小麦生产作出重大贡献。1986年8月17日,中科院西北植物所研究员李振声为组长的小麦课题组培育出小偃系列小麦骨干品种。1986年12月8日,陕西农垦科技中心李殿荣主持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世界第一个杂交油菜品种诞生。2000年6月16日,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元元”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羊场顺利降生,标志着我国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15年10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主选育成功“瑞阳”“瑞雪”两个苹果新品种,成为中国苹果主产区更新换代最具潜力的主栽品种。2015年成功培育适宜机械化收割籽粒的“陕单609”玉米品种,创全国春玉米高产纪录。

  ▶农村环境发生巨变

  7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一轮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省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省29%的行政村生活污水、84.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1.64%。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解决,建制村通路、通邮、电力入户全面达标,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

  2012年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职业农民试点,2013年启动职业农民塑造工程。7年来,累计培育职业农民125810人,认定职业农民64097人。一大批职业农民正在快速成长,为农业农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农业 农村 粮食 产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