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加快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一直是陕西省发展“三个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今年,陕西省进一步加大综合保税区建设力度,同时启动其他类型特殊监管区域转型整合工作,积极为我省稳增长、推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前不久,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以航空产业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进入封关运行阶段。航空基地综保区将依托我省航空产业优势,以发展民用航空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飞机装配和维修改装、国际采购与分销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维修服务等保税业务,为我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航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国际化新舞台。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副主任王伟:“航空产业是陕西省的特色优势产业,陕西航空加工贸易的主要企业集中在航空基地周围。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发展,将为陕西省承接国际航空产业转移提供有力支撑,为航空产业进行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开辟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航空基地综保区是我省继西安综保区、西安高新综保区之后的第三个综合保税区,除此之外,我省现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还包括西安进出口加工区和西咸保税物流中心。近年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经成为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聚集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安海关副关长应小莉:“今年上半年,我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总值1213.2亿元,占整个陕西省进出口总值的70%以上,应该说它发挥了‘小区推动大省’的特殊作用。”
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便利企业内销、促进研发创新、推进物流便利化、培育新业态、支持综合保税区率先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等5个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举措,这对坐拥三大综保区的我省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这些政策仅适用于综保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必须整合升级成为综保区后,才能享受到政策红利,不具备条件的要逐步退出序列。
面对机遇与挑战,目前,我省已经启动了其他类型特殊监管区域转型整合工作。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西咸保税物流中心是我省唯一一个以服务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为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近年来,依托我省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第五航权等叠加政策优势,进出口额连年增长。
西安咸阳机场海关副关长任艺:“我们的保税物流中心如果升级成综合保税区,首先它的功能就会变得更加齐全,业态会更加丰富,那么综合保税区它不但有保税仓储保税物流,它还有我们的生产、制造、研发,包括区内展示等等,有很多更新的功能。”
目前,空港新城已经启动了升级设立西咸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与此同时,宝鸡、杨凌等地的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应小莉:“进一步加快特殊区域的整合优化升级工作,以此来推动陕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服务陕西“三个经济”发展,更好地优化陕西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陕西全面扩大开放。”(魏 佳)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