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革命圣地,曾经贫困面大根深原因复杂。今年5月7日,随着延川、宜川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延安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彻底告别绝对贫困。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性难题,延安是如何做到的?8月22日,延安市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东平在省委宣传部与省政府新闻办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
朱东平向记者介绍,延安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就是以延安精神向贫困宣战。延安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建立“四级书记”抓脱贫机制,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重点责任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公开立下“军令状”,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全市领导干部住村蹲点调研,在基层一线解剖麻雀、解决问题;坚持把在脱贫攻坚一线锻炼培养干部贯穿始终,因村选派153名县级后备干部、1807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2.69万名干部联户扶贫,组建了1499个驻村工作队,打造了攻坚拔寨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把凝聚各方力量贯穿始终,全力做好中央定点扶贫、苏陕扶贫协作、国企合力团、高校“双百工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万企帮万村等工作,形成全社会大扶贫格局。
延安还精准实施“八个一批”脱贫工程。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因村因户精准施策,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实现4.68万户、14.45万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累计发展苹果380万亩,积极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推行“期货+保险”做法,健全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将贫困户牢牢嵌入全产业链。累计培育建设就业扶贫基地43个,技能培训1.36万人,转移贫困劳动力3.6万人、自主创业4533人,公益专岗和特设公益性岗位就近就地安置8877人。教育扶贫方面,延安全面落实控辍保学政策,精准资助贫困学生6.63万人次,不让一名贫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健康扶贫方面,构建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2.24%。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我们坚持精准搬迁、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宅基腾退一体推进,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3万户、5.63万人,实际入住率达到93.77%。安全住房方面,累计改造农村危房3.09万户,实现全市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清零”。生态扶贫方面,坚持退耕还林、治沟造地双轮驱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兜底保障方面,对1.06万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做到了兜底保障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到了所有贫困村沥青水泥路、安全饮水、动力电、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
同时,延安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扶德、扶技相结合,加强思想教育、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立红白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杜绝封建迷信,推进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形成勤俭节约、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充分发挥群众的脱贫主体作用,涌现出一大批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和模范。
另外,延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告别绝对贫困只是阶段性目标,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构建动态监管、稳定增收、“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护、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乡村治理、扶贫资金投入及风险防范、驻村联户帮扶八个方面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努力以更加务实、更加扎实、更加细致的工作,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张松)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