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迎来垃圾分类“大考”

2019-08-08 08:00:20  来源:陕西传媒网  


[摘要]“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垃圾吗?”8月6日,在西安市城管局生活垃圾处的办公室,孙建军向记者抛出一个问题。...

  西安东窑坊小区,志愿者指导业主分类投放垃圾

  “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垃圾吗?”8月6日,在西安市城管局生活垃圾处的办公室,孙建军向记者抛出一个问题。

  “所谓垃圾,就是我们生活中弃之不用的东西,所以世界上有多少种产品,就应该有多少种垃圾。”他打了个比方,“如果将小麦、玉米、沙子混在一起比作一堆混合垃圾,那么这些东西显然无法为我们所用。假如我们把它们分离开,沙子做建材,小麦磨面,玉米做淀粉,这个分类过程,实际上就是分类处理,也是一个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过程”。

  西安从2017年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垃圾分类的决心和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由于缺乏对居民分类习惯的培养、后续收集处理措施不完善等原因,一直是一个巨大挑战。

  今年9月1日,西安的垃圾分类到了接受检验的时刻。

  困境:西安日产垃圾1.3万吨

  孙建军是西安市城管局生活垃圾处的工程师。最近几个月,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开,他的名字屡屡出现在各种媒体报道中。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座城市维持正常运转的刚性需求,需要用客观、宽容的眼光来看待,需要长时间的习惯养成。”他向记者坦言,包括西安在内的国内大多数城市都面临“垃圾围城”的威胁,这种程度,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一方面,生活垃圾总量不断攀升,从源头分类与减量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另一方面,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能力与技术也有不足,“这的确是燃眉之急。”

  在一些发达国家,垃圾分类早已成为实现垃圾减量、处理垃圾危机的重要手段。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过1.48亿吨,并以每年近9.6%的速度递增。以西安市为例,全市日产垃圾1.3万吨,而7个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能力也日益捉襟见肘,其中3座垃圾填埋场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行,接近饱和,“几年之后,垃圾将无处可埋。”

  一直以来,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厨余垃圾”(湿垃圾),在西安,厨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占比达到30%。如此高比例的厨余垃圾,为垃圾的末端处理制造了“根源性”的困难。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在遇到“厨余垃圾”时,效果都会打折:填埋易引发渗滤液和沼气的二次污染;而焚烧则因湿垃圾过多,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污染物。

  将干、湿垃圾从源头有效分开,可降低进入填埋和焚烧环节的垃圾总量,也将提升这些环节的处理效果;而单独分出的厨余垃圾,则可以通过堆肥和产沼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

  孙建军说,生活垃圾每天都在产生,就像家里要有卫生间,一座城市也必须要有垃圾处理的地方,否则就会出现“一三七”现象,即“一天不清运垃圾,垃圾房堆满;三天不清运,街道到处可见垃圾;七天不清运,城市里只见垃圾不见人。”

  破局:推行垃圾分类减量

  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置进展的缓慢,加剧了“垃圾围城”的紧张局面。然而,从源头把垃圾进行分类,看似简单,推广起来却并不容易。

  孙建军说,垃圾不可能有一个最全、最广的分类清单,西安市的垃圾分类方法,可以从概念和如何处理上区分,比如厨余垃圾,与厨房有关就是厨余垃圾;有下端体系来支撑,可以再利用的就是可回收物;电池、灯泡、温度计等是有害垃圾;无法分清的都属于其他垃圾。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大多数垃圾分类成功的小区,无不具备良好的社区氛围,居民具有参与社区的意识和热情。

  在东窑坊小区,分布着4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早上或是傍晚时分,物业工作人员都会在旁边指导业主们送来的垃圾袋。小区物业保洁主管王芳霞说,大家都能感受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划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细化,这也意味着以后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价值和实现无害化处理的程度越来越高。

  就垃圾分类的整个流程来看,只有形成封闭的系统,即源头上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清运过程中的分类运输,终端处置的分类处理,才能真正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瓶颈:前端分类后端混合

  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况是,前端垃圾分类后,在收集阶段,却又被混在一起,形成“先分后混”的情况。如何突破垃圾终端处置这个瓶颈,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民的参与热情。

  对此,西安给出的方案是:一手推意识,一手抓设施。“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无法一蹴而就,这个理念落地得有一个过程。”孙建军说,垃圾分类的主要目标,一是减少终端处理量,二是推动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目前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存在某些偏颇,“大家在意的往往是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长远的社会效益。”

  在设施方面,长安区已经在辖区改装配备了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可回收物专用运输车。不同垃圾的运输车如何配备到位?记者从西安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各个区县已经进入了政府采购阶段,城管部门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配齐。

  考虑到强制分类的执行成本高昂,比如安排专人在垃圾桶旁进行监管,西安垃圾分类还提出“定时定点”“撤并垃圾点”等计划。

  具体来说,垃圾桶集中放置在指定点位,居民只有在固定时间段内,前往这些地点,才能投放垃圾。“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具体如何执行,还得经过广泛的调研,最大程度尊重市民日常的生活习惯。”

  出路:各个行业各负其责市民参与

  生活垃圾“一烧了之”,是破解“垃圾围城”的最佳途径吗?

  8月7日,在位于西安蓝田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基地,光大环保能源(蓝田)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范振雷告诉记者,基地配置了3条750吨机械炉排炉生产线,两套30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将在今年9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届时,这个基地每天可以处理生活垃圾2250吨,年发电量3.68亿千瓦时。

  针对多数人认为垃圾焚烧会带来有害物质排放超标的疑惑,范振雷说,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将通过烟气净化系统,采用“SNCR+PNCR+旋转喷雾反应塔+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器”工艺,烟气处理达到并优于欧盟2010标准。

  孙建军认为,总体而言,不管是填埋还是焚烧,都属于末端治理的范畴。而从整个垃圾处理的产业链角度来看,在源头一端,最重要的是有效推行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这样才能达到最终减量的目标。

  “各个行业各负其责,每位市民参与,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出路。”孙建军说,要从社区建设层面统筹,吸引各方参与。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合,也需要垃圾源头分类、中间运输、终端处理全流程把控,每个环节都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提升,并通过宣传等手段,加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记者手记

  在多数人眼中,垃圾只要是扔进垃圾桶,便认为它们与我们再无关联。于是,我们认为,所有的垃圾,都会得到有效处理,于是,我们对垃圾的存在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继续放心地生活,放心地消费。

  真相是这样吗?在走访了一个个垃圾填埋场之后,我们心里五味杂陈——不管你是不是环保主义者,不管你承不承认能量守恒定律,推动垃圾分类,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在“垃圾围城”困境中,如果我们无视垃圾,认为随手一扔是理所应当的事,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所有人,都会成为受害者。

  当然,垃圾分类又是一道公共议题,就像“红灯停、绿灯行”“车让人”习惯的养成一样,需要给予时间、宽容,需要全社会的共识。

  9月1日就快到了,希望从这一天开始,开启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希望若干年后再回首,我们不要只是“多了几个垃圾桶”。记者 宋雨 实习生 杨让晨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垃圾分类 西安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