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年前,你是做什么用的?

2019-06-10 08:37:04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摘要]2018年,半坡人面网纹彩陶盆在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一亮相,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及历史、文物爱好者纷纷到西安半坡博物馆“打卡”,为的是亲眼看一看这个镇馆之宝。...

  身高17厘米、口径45厘米,卷唇、平底、鼓腹,陶土细腻,内部表面平滑,呈橘红色。人面与网纹均相互对称,圆球形人面用黑彩绘成。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这个半坡人面网纹彩陶盆并不陌生。在中学的历史课本里,就有它的一张彩图。

  2018年,半坡人面网纹彩陶盆在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一亮相,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及历史、文物爱好者纷纷到西安半坡博物馆“打卡”,为的是亲眼看一看这个镇馆之宝。

  如此精美的彩陶盆当时是做什么用的?盛水的?盛饭的?都不是。它是盖在一个三四岁小女孩瓮棺上的棺盖。大多数人也许没有注意到,彩陶盆底部有个小孔,那是灵魂出入的通道。

  位于西安市东郊的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博物馆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共有房屋遗址46座,地窖200多座,墓葬250座,陶窑6座,生产生活用具万件之多。丰富的遗存证实这是一座距今6000多年的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它揭示了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辉煌历史。

  姓名:人面网纹彩陶盆

  年龄:6000余岁

  职称:国家一级文物

  户籍登记时间:1955年

  籍贯: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

  出生时间:新石器时代

  现住址:西安半坡博物馆

  联系电话:029-62815385

  人面网纹彩陶盆。 西安半坡博物馆供图

  断崖土层里的碎陶片

  是谁发现了半坡遗址?人面网纹彩陶盆又是怎么被发掘的呢?

  杨阳告诉记者,中国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1953年时还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那年春天,他在西安东郊电厂的基建工地上做调查。一天中午,石兴邦坐在一处土坎上休息,无意中发现河对面地势较低的地方有一道很整齐的断崖。

  按照职业习惯,这种季节河水冲刷出来的层次比较鲜明的断崖正是考古工作者最愿意查看的地方!石兴邦赶紧来到断崖跟前,仔细观察,攀到高点的地方用镐头打了打,发现土层里遗留着不少器物陶片。

  “当时,我手里拿着那一小块显然是古人精心打磨过的陶制片状物,抑或就是他们曾经使用过的‘生活工具’呢。当时我那个心跳得都快不行了,好像亲眼看见了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就在周围那些依然长着蔬菜的地里劳动着……”石兴邦在《叩访远古的村庄——石兴邦口述考古》一书中这样描述。

  回去之后,石兴邦立即将相关情况写成报告,交给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54年秋季开始直至1957年夏季,在石兴邦主持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半坡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揭开了一个人类6000年前的实地生活场景。这是中国考古学历史上第一次发掘出的古人类完整的史前居住遗迹,揭露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

  “半坡村落分为居住区、墓葬区、陶窑区三部分。居住区由一条壕沟保护起来,壕沟东边为陶窑区,北边是墓葬区。”杨阳说,“但是人面网纹彩陶盆并不是在陶窑区发现的,也不是我们猜测的用来盛水、盛饭的普通的‘盆’,而是在居住区的一块特殊墓葬区域发现的,是小孩瓮棺上的棺盖。”

  杨阳介绍,墓主人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反常地按成人葬俗埋葬,且有木板作棺椁。而在小女孩墓旁边,是一组按当时葬俗埋葬小孩的瓮棺,共有9座,处在不同的地层。

  “人面网纹彩陶盆就是盖在小孩瓮棺上的棺盖,瓮棺底部或用作棺盖的彩陶盆上大多有个小孔,寓意供灵魂出入的通道。”何周德说,“半坡遗址已经发掘出土儿童瓮棺墓73座。众多的儿童瓮棺墓说明当时社会生活水平低下,儿童死亡率高,也证明儿童受到了特别照顾。”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和人面网纹彩陶盆一批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同是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博的镇馆之宝之一。

  翻拍的半坡遗址考古发掘场景。记者 安涛摄

  人面网纹盆的“咏叹调”

  “人面网纹盆是半坡出土的彩陶中的一件珍品。口沿上的箭头形纹和直线纹把圆周8等分,而盆的内壁上绘有神秘的人面鱼纹图案。圆形的人面上清晰地画着眼、耳、口、鼻,眼睛用直线表示,好像眯着,鼻子像倒立的字母‘T’,嘴的两边、双耳和高耸的发髻分别用鱼纹装饰,人和鱼的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显得神秘莫测。”西安半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马雨林说。

  从制作工艺看,人面网纹彩陶盆堪称制陶工艺的典范。“工匠们首先要选用非常纯净的黏土,将其捣碎,反复淘洗,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等杂质,然后才能和泥。在经过反复揉搓、捶打、排气后,在转轮上制作器物,这种轮制法保证了器形的规整和器壁的薄厚均匀。”马雨林说。成型的陶坯必须阴干,并在半干时进行打磨、抛光,让器物表面温润光洁,然后按压或戳印、刻画、镂空出装饰图案,或在干透后进行彩绘。陶坯干透后方可入窑焙烧。

  “陶窑的温度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窑温太低,则陶器的烧结度不足,颜色太浅且容易破碎;窑温太高,则色泽不均且容易炸裂、变形。只有把陶窑温度控制得合适而稳定,才能烧成质地坚硬、颜色均匀、形状规整的陶器。”马雨林说,“半坡先人们不断重复地劳作,积累经验,才能制作出人面网纹盆这样的典范之作。”

  除了制作工艺,人面网纹彩陶盆上的图案,也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马雨林告诉记者,人面网纹盆彩绘的构图,有着严谨而复杂的对称关系:在其口沿,有8个阴文图案彼此间隔,把口沿的黑彩8等分,相互之间既有轴对称关系,又呈中心对称分布;而盆中的2个人面鱼纹和2张网,既彼此间隔,又两两相对,形成围绕盆底旋转的中心对称关系。但是,整个构图却又没有完全遵守对称的法则,2个人面鱼纹和2张网本身以及分割口沿的2种图案,不是正相对,是彼此错位的。

  “这究竟是绘画者的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值得探究,那就是当时虽然还没有形成文字,但人们可能已经有了数学的概念。”马雨林说。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关于人面鱼纹的含义,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看法,目前已有20多种解释。这其中以“图腾说”最为常见,即半坡人将鱼奉为自己的图腾,人面鱼纹就成为氏族图腾崇拜的徽号或标志。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从大量出土的捕鱼工具中可以看出,半坡人日常生活中大量食鱼,因此“图腾说”值得商榷。

  此外,还有“祖先形象说”“权利象征说”“生殖崇拜说”等解释。这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让历史、文物爱好者在耳目一新的同时,能进一步感受到人面鱼纹的神秘魅力。

  6月3日,来自福建省的小游客正在参观人面网纹彩陶盆。 记者 安涛摄

  半坡人的彩陶世界

  除了人面网纹彩陶盆这样的传世之作,半坡遗址出土完整或能够复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余万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见制造陶器在当时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产活动。

  “半坡遗址的制陶区共发现6座陶窑,其中横穴窑4座,竖穴窑2座,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陶窑之一。”杨阳介绍说,“横穴窑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现了竖穴窑,构造更先进,烧制温度可达800—1050摄氏度,为后来大型先进的陶瓷窑奠定了基础。”

  半坡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图案,多数为黑彩,少数为红彩。绘画所用的颜料,黑色多为矿物质,红色则为赤铁矿、赭石。在遗址中出土的石砚和磨棒,是当时绘画用的工具。绘画的对象则大多是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鱼虫鸟兽、日月山河,纹饰可分为动物形、几何形和人面形3类图案。

  “半坡出土的陶器,与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如鱼纹、鹿纹等动物形象的花纹,反映了渔猎经济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以艺术手法描绘出自己的捕获物或者绘出其图形,期待有所收获,恰恰是表达了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心情和愿望。”杨阳介绍说。

  此外,半坡先民们在长期绘制陶器图案过程中,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还能够娴熟地运用一些美学中的对称、对比、反复、共用、关联、配合等表现手法,将常见的平行线、弧线、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点等图案进行多种变化组合,使得彩绘图案造型规整、结构缜密,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杨阳介绍,现在博物馆里展示的剔刺纹罐、指甲纹陶罐、葫芦瓶、附加堆纹陶罐、细颈瓶等,都是半坡先民精心制作而成的陶器。

  西安半坡博物馆半坡遗址保护大厅内,发现人面网纹彩陶盆的瓮棺群。记者 安涛摄

  文明曙光里的火种

  陶器的制作、磨制石器的大量涌现以及农业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识。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以彩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半坡遗址就是关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处仰韶文化遗址。”杨阳介绍说,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按考古惯例,此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半坡遗址东依白鹿原,西临浐河,南望秦岭,北边是一望无际的渭河平原。“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动物骨骼及多种植物孢粉。通过对这些动植物的研究得知,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气候。”杨阳说。

  除了气候宜人,半坡村落依山傍水,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村落离浐河只有800米左右,人们吃水捕鱼非常方便。半坡人选择了这样一个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长期定居下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记者在半坡遗址保护大厅看到,半坡村落布局严谨,建筑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围,密布着氏族成员居住的小房子,面积一般在十几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门朝向中心大房子,体现了当时的氏族是一个团结向心的整体。

  通过杨阳的讲解,记者仿佛看到了半坡先民们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在一个女性氏族首领的带领下,氏族成员们打猎、捕鱼、农耕、采集,过着共同劳动、尊老爱幼的生活;小房子是氏族内成年女子的住所,她们晚上在这里接待外氏族前来走婚的男子,并与之结成对偶夫妻,开始一段时间的偶居生活;大房子则是老人、儿童居住的地方,也是6000多年前的“大会堂”,氏族在这里集体聚会、商讨事务、进行祭祀等。

  正如何周德所说,在半坡遗址基础上建设的西安半坡博物馆,除了陈列着从未出馆的国宝——人面网纹彩陶盆,更真实展示了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聚落群体的生活场景,等待着更多的历史、文物爱好者前来参观、探秘。(记者 霍强)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黑彩绘 文物 半坡博物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