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脱贫故事|延安:"绿色革命"夯实脱贫基础

2019-05-19 09:19:49  来源:陕西传媒网  


[摘要]五月的延安,群山碧绿,满目苍翠。...

  五月的延安,群山碧绿,满目苍翠。

  改革开放后,为了过上好日子,延安人民一直奋力改善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1998年,吴起县率先在延安市拉开“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序幕。1999年,延安市开始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延安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解决了贫困问题。特别是苹果产业的发展和苹果产业后整理,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同时,苹果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退耕还林工作,提高了生态建设的质量。”延安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申均明说。

  “黄沙漫天的景象再也看不见了”

  汽车顺着山路盘旋而行,翻过几道深沟。近日,记者走进黄河岸边的宜川县,来到云岩镇辛户村。

  “今年苹果的收成,就看这段时间的管护哩。”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正在打理果园。

  顺着果园眺望对岸山峦,白杨、垂柳、连翘、紫丁香、常青树高低错落,山桃花、山杏花、苹果花竞相绽放。

  20年前,延安农村经济以种粮为主,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亩产量较低,农民收成并不好。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萧索荒山、漫天风沙,曾是红色老区的“黄色哀愁”。

  “当时县上通知农民退耕还林,许多人都认为是‘哄人’呢,都说农民不种地吃啥?”张延刚说。

  大多数人还在顾虑的时候,“大胆”的张延刚承包了120亩坡耕地进行大面积退耕。2002年12月,国家开始第一轮次政策兑现,使老百姓真正相信了退耕还林不仅能让人吃饱饭,还有钱花。张延刚笑着说:“我一下子成了村民‘眼红’的对象。”

  老百姓的顾虑消失以后,黄土高原上掀起了造林热潮,延安的川梁沟峁一下子就被染绿了。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后,延安市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放开了树木品种的限制。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张延刚组织大家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他带头平整、承包60亩地栽植苹果。近两年,他靠种植苹果收入了90万元。作为退耕还林承包大户,张延刚还领取了国家近19万元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款。

  “退耕还林让我们告别了以种粮为主、广种薄收的传统土地经营模式,改善了人居和生态环境,过去黄土高坡黄沙漫天的景象再也看不见了。后来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农民又住上了新房、开上了小汽车,我们真正过上了好日子。”张延刚高兴地说。

  林业产业成为致富新路

  如今,延安的荒坡没有了,漫天的黄沙不见了,沟岔峁梁绿成片,青山绿水鲜花艳。

  延安退耕还林面积已达1077.47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81.3%。从卫星遥感图上看,陕北地区的绿色面积向北推移400公里。老百姓依托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宝塔区的森林猪养殖、安塞区的林下养鸡、吴起县的家庭林场、黄龙县的羊肚菌种植和中蜂养殖、黄陵县的森林旅游等,这些都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现在每只鸡最高能卖到120元,鸡蛋每个卖1元5角,每天能卖200个左右。我还开办了生态农家乐,去年的毛收入有8万多元。”吴起县白豹镇韩台村村民白治军高兴地说。

  白治军过去靠放羊、种地、打工生活。20年前,吴起县实施退耕还林,羊不让放了,妻子又患病,还要供2个孩子上学,沉重的负担导致白治军家庭陷入贫困。2015年,白治军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在政府帮扶下,他搞起了林下养殖。2016年,白豹镇党委又帮白治军申请了6万元项目资金,修建了一座大棚。白治军还利用自家院落办起了农家乐。

  “夏天生意可火了,鸡、蔬菜、瓜果都是自己养自己种,新鲜、绿色、无公害。我还扩大了养殖规模,柴鸡、芦花鸡、乌骨鸡共有3000多只,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白治军说。

  “苹果就是我家的致富果、幸福果”

  近年来,延安市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兼顾农民利益,一方面用松柏等长青树木补充逐渐老化的沙棘、刺槐林;另一方面,优先发展经济林。作为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经过几十年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延安种植苹果380万亩,产值接近130亿元。苹果收入占到延安市农民可支配收入的50%左右,主产区占90%以上,苹果产业对农民来说,是增收贡献最大的特色产业。2017年,延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强以苹果分级分拣、冷藏冷运、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为主的苹果产业后整理战略决策。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延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群众在全产业链上增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厚实的产业基础。

  “去年经过产业后整理的苹果都是论个卖。苹果就是我家的致富果、幸福果。”富县牛武镇八条硷村村民朱文武告诉记者。

  今年47岁的朱文武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只能维持温饱,无法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为了找到突破口,他1998年开始种植苹果。2005年、2013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先后退耕还林25.5亩地,其中生态林17亩、经济林8.5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山地苹果20亩。

  “退耕还林后不仅有了收入,还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果树种植。去年虽然苹果受灾,但通过产业后整理,收入与往年差不多。”朱文武说。

  2012年,朱文武成立了富县五星果品专业合作社,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品牌化销售。目前合作社成员有100多人,果园面积达2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民183户。

  为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目标,延安人民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脱贫致富与产业相结合的发展路子。“退耕还林20年,不仅解决了延安水土流失问题,还改善了延安生态环境,把农民从传统农业产业中解放出来,真正解决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问题。”延安市林业局局长王占金说。(记者 王雄 通讯员 贺彦朴)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延安 绿色革命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