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欣怡
7月9日至13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联合省九三学社、省级有关单位组成调研组,就“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三个经济’发展”赴西安、榆林开展专题调研。
榆林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01年,2017年年底搬迁至新址榆林市高新区,入驻了市工商局、教育局、质监局等38个市直部门和中省驻榆单位,设53个服务窗口,共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89项,其中行政审批134项、便民服务事项55项。
为了做到“让人民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榆林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反馈、查询。为了充分发挥政务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榆林市规定,凡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信息材料,群众不需要重复提交,并坚决对拒绝、推诿、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等“事难办”现象亮红灯。
省政协委员、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洪在调研时表示,随着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应用的不断深入,榆林市在推进政府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提升“互联网+”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12日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针对目前我省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企业合法权益司法保障及维护公平公正、法律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委员们进行了深入研讨。
省政协委员、咸阳市政协副主席王巧萍表示,建立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制度框架,营造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要注重顶层设计,狠抓“放管服”改革,该取消的取消,该简化的简化,该下放的下放,该共享的共享,建章立制,以改善法治环境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
省政协委员、延安市政协副主席黑树林认为,要构建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必须解决好政府角色错位、缺位和越位问题,尤其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通过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有效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进一步优化我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副厅长雷耀堂则建议,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依法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要充分发挥社会自治功能,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保障企业自主经营权,推动形成公平竞争、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编辑: 陈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