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烂杆子村”到“旅游度假村” “铜川还有这样一个村,很有意思”

2018-06-21 08:01:41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6月上旬麦收时分,午间的房前屋后晾晒着脱粒的小麦,整齐的两层小洋楼墙面上,画着外国电影里的涂鸦。村北屋舍前宽阔大草坪上,一排排白色椅子整齐摆放,小舞台边是鲜花簇拥起的拱门,周边树荫下的年轻人在等待一场露天婚礼。草坪西侧,停着一架巨型“飞机”……...

从“烂杆子村”到“旅游度假村”一路走来,时任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

“铜川还有这样一个村,很有意思”

  □ 记者 张宏伟 文/图

  编者按

  2018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按照党中央部署实施这一战略,陕西铜川这个渭北山村18年的实践,或许是值得研究学习的样本。

  6月上旬麦收时分,午间的房前屋后晾晒着脱粒的小麦,整齐的两层小洋楼墙面上,画着外国电影里的涂鸦。村北屋舍前宽阔大草坪上,一排排白色椅子整齐摆放,小舞台边是鲜花簇拥起的拱门,周边树荫下的年轻人在等待一场露天婚礼。草坪西侧,停着一架巨型“飞机”……

  这是渭北高原南缘的铜川市耀州区石柱乡马咀村,村里四处洋溢着欧陆风情和浪漫情调。

  村口村委会楼前广场上的大屏幕,滚动播出着这个村庄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级最美宜居示范村庄、国家AAA级景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新农村规划建设示范村、“五个好”村党组织等。

  6月9日,马咀村的草坪边,村民安卫国和妻子给“蹦极”的孩子系上安全装备

  住上了小洋楼生活多么富足

  从安卫国一家变化看振兴发展

  6月9日是星期六,马咀村的草坪上一场婚礼正在进行。

  村民安卫国的家紧邻这块大草坪,每逢节假日他和妻子都会忙得不亦乐乎。夫妻俩在家门口经营着一个饮料摊和两张蹦蹦床,不时有孩子来玩。

  这块半个足球场大小的草坪应该是马咀游人最多的地方,记者好奇地问他是如何把房子盖到这里的?安卫国不以为然地说,这个区域以前是最偏僻的,屋前这块大草坪是前几年才修起来的。2000年村里抓阄选房时,选到这一排房子的村民都叫苦不迭,其中包括村支书李云南的侄子。

  “这么好的房子,又这么好的位置,得多少钱才买得来?”记者问。

  “150平方米,3万元。”安卫国说,2000年盖房时村里说房子的设计标准是“30年不落后”,如今18年过去了,现在看起来果然还很先进。“卫生间是单独的,水冲,污水流到化粪池。”

  安卫国说自己是1986年由蒲城县落户到马咀村,是村里唯一的安姓,但村里民风很好,从来不会排挤外来户。他和妻子育有三女一儿,如今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剩下一对儿女还在上学。6年前,他把大女婿落户到马咀村,花了四万五给大女儿家买了村里最后一批小洋楼。

  当年房子修得那么好,售价还不足成本价,为什么没有多买?他说:“那时候3万元都拿不出来,再说,没有通高速的时候,咋能想到有城里人来咱农村玩?”

  安卫国如今富裕了,他给在西安读大学的独生子也买了村里新建的安置楼,但儿子打算毕业后去南方闯一闯。  “儿大不由爹。”但所有儿女的户口都留在村里,这一点一家老少意见很统一,安卫国说,如今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政策,马咀村的发展势头只会越来越好,年轻人回村里创业是早晚的事。

  6月16日,董战林在自家蔬菜大棚里摘西红柿

  帮助自力更生重拾生活信心

  从董战林一家变化看扶贫帮困

  草坪上的婚礼一结束,来宾都去了旁边的餐厅吃喜酒,围观的游客也四散开来,路边一排售货亭围满了城里来的妇女,她们挑拣着西红柿。

  40岁的徐小会热情地招呼着顾客,有带孩子的女士提出想让儿子去体验摘西红柿,徐小会拿起手机给在大棚里的丈夫董战林打电话联系。

  10分钟后,一群老少来到董战林种植的大棚。穿着一身迷彩服的董战林憨笑着把人们领进大棚,棚里结满了西红柿。

  今年50岁的董战林去年底刚刚脱贫,并获得“2017年度铜川市脱贫致富示范户”称号。董战林夫妻俩原本有一对儿女,过去家庭收入来自外出打工。2015年儿子溺水身亡,加之母亲病重,夫妻二人极度悲痛,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顿。被纳入贫困户后,在村两委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夫妻二人重新树起生活信心。

  2017年,耀州区教科体局帮扶工作队与董战林结为“对子”:给予董战林蔬菜种植方面的管理技术培训,去年他种植的大棚蔬菜年收入达到2万余元。为董战林女儿董旭英协调落实了寄宿生生活补助1250元/年。减免了全家3口人应缴合疗费450元。并且确定董战林为石柱镇马咀村生态护林员,每月工资600元。2017年经考核,董战林已顺利脱贫。

  问起曾经外出打工的经历,董战林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出门在外的日子不好过,如今村里的条件越来越好,再说咱就是个农民,不种地,那还叫农民吗?”

  董战林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厚沓奖状,徐小会自豪地说,那是女儿董旭英从幼儿园到初中获得的38张奖状。

  紧抓发展机遇切实引领致富

  从村支书李云南看乡村发展领路人

  “铜川还有这样一个村,很有意思。”这是2015年9月22日在铜川举办的全国一村一品经验交流活动上,时任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的一句话,而他说的“有意思”的村就是马咀村。

  马咀村地处铜川市耀州区城北14公里处,北依文王山,俯瞰锦阳湖,延西高速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马咀村全村共有112户390人,耕地1662亩,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9862元。从2000年起步,经过18年不懈努力,马咀村已经完成了从“烂杆子村”到“水泥村”到“生态村”到“旅游度假村”的转变,如今马咀村正在和中国电信联手,全力打造“智慧村”。

  跟中国所有致富的乡村一样,马咀村的发展离不开领队的“班长”。

  1979年,现任村支书李云南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干起了房屋维修工程,1983年,他成了当地有名的“万元户”。1992年李云南接手了村口经营不善的水泥厂,在他的经营下,水泥厂逐渐发展成为年产值20万吨的企业。

  1999年9月,李云南正式走马上任村支书,抓住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机遇,上任第一年内,村上投入资金150.9万元(其中李云南个人垫资4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530亩,彻底改变了马咀村的耕作环境。

  为了让村民搬出土窑,他抓住国家实施移民新村的机遇,从2000年开始,先后在村里兴建了90栋每栋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洋楼,总投资562.8万元。“村里的人,不论穷富住的都一样。”于是便有了安卫国所说的“抓阄选房”。

  当年水泥厂生意好的时候,全村多数人不是在水泥厂里做工,就是给水泥厂跑运输,马咀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泥村”。2008年,随着国家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水泥厂被强制关闭,村民的收入立马锐减。

  很快,村上干部考察取经,平整了300亩土地陆续建起樱桃和蔬菜大棚,如今一个樱桃大棚年收入可达10万元,西红柿棚的收入也在2万元。

  从2014年开始,马咀村依靠自身北临桃曲坡水库且位于高速路口旁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经过考察,马咀村决定打造一个欧式风情街区,让游客在黄土高原上也能感受到欧式的浪漫。与此同时,按照1:2的比例复制了一个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里面还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等人的仿真蜡像。

  如今,延西高速公路由南向北行驶的汽车,在锦阳湖出口附近,就能看到路边停着一架美国的“空军一号”。

  随着马咀村产业调整,村民由以前的粮农先是变成水泥厂工人,再由工人变成大棚菜农,随后由菜农变成如今的三产服务业主力。用大学毕业回村工作的李雷的话说,马咀村最明显的变化是,回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里各处都有免费的wifi信号。

  “乡村振兴就是产业要发展、经济要进步,还应该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我们马咀村正在朝这个方向迈进。”李云南说。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乡村振兴 马咀村 扶贫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