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8-12-15 10:18:28  来源:央广网  


[摘要]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昨天(13日)在江苏徐州召开的会议上了解到,我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民生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转型的内生动力增强。...

  央广网徐州12月14日消息(记者 张鸿昊 杨守华)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昨天(13日)在江苏徐州召开的会议上了解到,我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民生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城乡面貌持续改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转型的内生动力增强。

  泛舟于江苏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只见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个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以前是一个采煤塌陷地。

  2010年2月,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工程开工,该工程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项目,整治面积1.74万亩。在此基础上,2011年4月,潘安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启动实施。2012年10月,一期5平方公里开园,形成了5000亩湖面,2000亩湿地的生态格局。2014年5月,二期工程建成运营,占地3829亩。

  近年来,徐州通过“荒山绿化、显山露水、退渔还湖、宕口修复、生态湿地、去港还湖、扩湖增水”等典型项目,对山水资源持续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做足“山水”文章,把百年煤城变成了山水相依的生态新城。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矿产处副处长陈耀辉介绍,近年来,徐州市通过开展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先后完成了九里湖、潘安湖等一批重大生态再造工程,累计治理面积逾20万亩。同时加大力度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废弃露采矿山修复治理,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5.71万亩,治理废弃露采矿山4500亩,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较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在距离徐州近300公里的山东省新泰市,是全国60个重点采煤县(市)之一,煤炭产业占据全市财政收入辉煌时期达到了70%,然而随着资源的枯竭,煤炭产业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如今已下降到了30%。痛定思痛,当地政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规模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泰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光电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产业,以及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全域旅游等新业态。新兴产业增幅连续5年在15%以上,电商交易连续4年保持35%以上增幅。”新泰市长赵书刚说。

  截至目前,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已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近1600亿元。针对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的发展困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2013年起至今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70亿元,支持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中央财政也相继将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纳入了专项转移支付范围,对改善矿区生产条件和群众基本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资源枯竭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由转型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转型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我国资源型城市多达262个,其中成长型和成熟型城市占三分之二。周晓飞认为,从中长期来看,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产业转型。要避免这些城市重蹈“矿竭城衰”的覆辙,必须要加快培育壮大多元并举、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彻底改变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才能增强资源型地区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资源 成果 城市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