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启农村养老的金钥匙? 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倡导养老多元参与

2018-12-10 08:42:06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我们目前吸纳会员345人,有学习宣传、安全调节、关心下一代、生活卫生健康、文化娱乐五个工作小组。农闲时,还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娱乐活动。”12月8日,2018(第二届)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泾阳县桥底镇沟而上村老年协会副会长陈文序在“优秀代表经验分享”环节,向与会者介绍运营情况。...

2018(第二届)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现场

  □记者 满淑涵 文/图

  “我们目前吸纳会员345人,有学习宣传、安全调节、关心下一代、生活卫生健康、文化娱乐五个工作小组。农闲时,还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娱乐活动。”12月8日,2018(第二届)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泾阳县桥底镇沟而上村老年协会副会长陈文序在“优秀代表经验分享”环节,向与会者介绍运营情况。

  农村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是我省的特色。据省老龄办副主任关居正介绍,目前我省已建有农村老年协会16228个,覆盖率达90.2%。“社会组织+基层老年协会”农村养老服务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必不可少

  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空巢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农村养老的体制短板和资源短缺也更为突出。本届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以“重塑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养老多元参与”为主题,围绕农村空巢现象、农村养老模式以及公共政策进步等方面深入探讨。

  论坛现场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农村老人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和市场,且身体机能状态出现不可逆转的弱化,加之公共资源稀缺,社会保障系统和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紧缺等因素叠加,致使农村老人成为社会人口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老人显得更加弱势。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进入农村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与照护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力量。

  报告建议,对农村老年人的权益保障要做出更好的制度性安排,使其享有生活、医疗、安全、尊严等基本权益,享有健康、参与、发展等福祉。在农村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和文化、自组织建设,以及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社会参与精神需求等方面,应在制度、政策上进一步优化改善,并保证措施落实到位。

  互助养老是补充也是过渡

  村民自治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在论坛上表示,由于农村缺乏“人力”和“财力”,难以发展像城市一样规范、专业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农村互助养老的产生是村民自治的回归,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与体系建设,也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机遇。

  在杜鹏看来,互助养老对农村的养老服务是有效的补充,是农村社会养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随着城乡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养老的社会服务会越来越充分,农民互助养老的重要性会发生改变。“但互助养老在未来会以新的形式继续发光发热。”

  应在“4432”上下功夫

  “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之路,要坚持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积极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倡导养老多元参与。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义,也是解决农村养老的金钥匙。”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指出,我国农村养老既面临三大困难,也具备三大机遇。“一是保障难。尽管我国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养老金连续上调,但实际保障水平还有待继续提高;二是健康难。我国农村的健康服务能力偏低,农村基本上没有健康管理,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三是关爱难。我国农村老人居住分散,空巢独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文化设施也偏少。”

  吴玉韶同时指出农村养老面临的三大机遇:一是党中央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养老成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三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家庭养老、熟人社会、互助传统理念,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奠定基础。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吴玉韶建议,应在“4432”上下功夫,即统筹发挥好政府、家庭、社会和市场四方面的作用;构建保障体系、健康支持体系、服务体系、社会支持体系四个体系;发展家庭照护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专业服务三支队伍;建设针对健康老人的活动中心和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中心。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农村 养老 社会治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