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历博:在此见证周秦汉唐

2018-11-07 08:59:21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摘要]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中国大地,人们以焦灼的心态期待着另一场革命。陕西,选择了以历史的名义,见证并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这一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正式开始。

...

  陕历博:在此见证周秦汉唐

  ——探寻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的改革历程

  镶金兽首玛瑙杯。 资料照片

  11月6日,记者用无人机拍摄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记者 刘强摄

  唐懿德太子墓墓道西壁《阙楼仪仗图》局部。 资料照片

  1986年11月,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奠基典礼。 资料照片

  专题展览《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 资料照片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中国大地,人们以焦灼的心态期待着另一场革命。陕西,选择了以历史的名义,见证并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

  这一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正式开始。

  40年,人生可见荣枯;40年,中国尽显奇迹。

  陕西历史博物馆,用40载岁月见证了改革开放带给时代的巨变。

使命

——从周总理指示到改革见证

  1973年6月20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时任越南总理范文同视察原陕西省博物馆。根据后来的档案记录,当年,穿过建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的西安碑林时,周总理感慨万千。陕西特殊的历史地位、丰富的文物遗存,与狭小的展厅、黑暗潮湿的库房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总理十分着急。

  “在适当的时候,新建一个博物馆。”这是当年周总理的殷殷嘱托。

  1977年,为了落实周总理生前指示,陕西省启动新馆筹建工作。

  1978年3月,原国家计委批复了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呈报国务院的《关于新建陕西省博物馆的请示》,下拨建馆专款。这标志着陕西历史博物馆筹建工作正式开始。

  这一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1986年1月17日,原国家计委下发《关于陕西省新建陕西历史博物馆设计任务书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

  耐人寻味的是,《批复》特别去掉了馆名中的“省”字。这意味着,陕西历史博物馆不是一个省的博物馆,而是一座国家级博物馆!

  同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把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44亿元。

  1.44亿元,在当时国家的重点项目建设中,也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198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全面推开,在与世界的不断交流中,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开放、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这些都暗含于人们对这座博物馆的期待中。

  张锦秋,就是在这样的期待中跃然而出的建筑大师。“到底要把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什么样子?任务书上只有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张锦秋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道。

  接受设计任务的西北设计研究院,一共做了12个方案。张锦秋设计了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她的方案获得了最终的认可。

  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核心。张锦秋说:“它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宇宙观,天子就代表宇宙最高,所以它是一个宇宙模型的体现。”

  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西安乃至陕西的标志性建筑,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如果说外在的设计成就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对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那么内在的功能则体现了一座现代化博物馆的时代先进性。

  作为改革开放后新建的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无论在建筑功能、陈列展示还是文物收藏保护技术和设施等方面,均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它的建成开放大大缩短了中国博物馆与世界发达国家博物馆的差距。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全国各地的文博单位纷纷到此考察学习。不少省市都在借鉴陕西历史博物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建设新的博物馆,从而引发了全国新一轮博物馆建设浪潮,使中国的博物馆建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陕西用一座博物馆表达了对时代和历史的敬意。

开放

——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

  1991年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南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此时,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形象代表之一。

  开馆当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就来到这座崭新的博物馆。他称赞陕西历史博物馆:“从建筑风格之宏伟,陈列文物之丰富,所藏珍品之精粹,反映历史之悠久等方面看,这里堪称世界最美的博物馆。”

  很快,世界各国政要纷至沓来,克林顿、布什、明仁天皇、基辛格……他们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走近中华最灿烂的文明。

  伴随着前进的脚步,中国跨越了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引入西方文化的阶段,逐渐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形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古老中国的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心组织文物展览走向世界。建馆至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已经走遍五大洲四大洋的50多个国家、150多个城市,吸引观众超过1亿人次。

  新加坡《盛世遗珍展》让那里的人们看到了大唐的荣耀;捷克首都布拉格《华夏瑰宝展》是我国赴捷克共和国首次文物大展;赴澳大利亚《汉唐文物展》、赴法国《汉风文物展》……陕西历史博物馆带着自己的珍宝,也带着一颗平等交流的心与世界各地文明展开对话交流。

  在持续的对外交流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管理者意识到,博物馆是有限的,可是它可以讲述的历史和可以影响的人却是无限的。文物要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陕西历史博物馆启动了基本陈列改造。

  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在众多期待中开展。它的出现立刻惊艳了中国文博界。创新的形式设计,带有故事性的展览,精良的制作工艺,以人为本具有强烈互动性的展示,让《陕西古代文明展》荣登中国文博行业陈列成果最高奖“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榜首。

  在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实行了免费开放。开放的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大门,更是一座博物馆对观众和世界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年均参观人数由免费开放前的80余万人次,上升到270余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中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针对观众大幅增长的情况,陕西历史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文化惠民”的办馆理念,投资近2000万元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提升。

  馆舍天地也是大千世界。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国内外博物馆合作,先后举办了200余个主题鲜明、品位高雅的专题陈列。仅2009年至2012年间,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专题展览《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唐代壁画珍品展》、临时展览《巧手良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展》分获第八届至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四连冠”的博物馆。

创造

——从国家“祠堂”到历史课堂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无论是在各大媒体还是微信朋友圈,中央电视台与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国家宝藏》都成为焦点。

  2017年12月25日,《国家宝藏》播出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大宝物——杜虎符、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阙楼图。一时间,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节目中被称为“以周秦汉唐四朝文明定鼎天下”。

  没有哪个博物馆比它更能担得起“定鼎天下”一词。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四个朝代,标识的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强盛,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制高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强跃说:“陕西历史博物馆,矗立的不是建筑,而是千年历史在人们心中永久的故事;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不是文物,而是中华文明在最灿烂时期的荣耀,是国家‘祠堂’!”

  国家“祠堂”,无疑既需要放置国之重宝,更需要通过对这些宝藏的研究利用,理清文化根脉。

  陕西历史博物馆共有170余万件馆藏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博物馆前列。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文物科技保护的博物馆之一,陕西历史博物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重视以新的科技手段保护文物。尤其是在唐墓壁画保护方面,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但引进意大利技术、资金,于2011年6月建成了集收藏、保护、研究、观赏于一体,国内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唐墓壁画馆,而且于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全国拥有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10家博物馆之一。

  40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征集文物1.86万余件,精品主要有春秋龙纹金饰、战国秦青铜龙、秦代玉人、西汉雁首铜壶、唐代舍利石棺……唐代贞顺皇后敬陵主要文物更是运用国际公约,联合各国力量,不遗余力从海外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感动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你们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卫士。”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中国人的祠堂一直承担着文化教化的责任。博物馆作为国家‘祠堂’,理应成为最生动的历史课堂。这里的历史遗产是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力量。”强跃说。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建设“智慧博物馆”为目标,相继开发了陕西数字博物馆移动版、口袋版等,实现了让观众“把历史装入口袋,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目标;2016年又建成开放了陕西数字实体体验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对自身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利用,形成了一整套互相贯通关联的新方法:博物馆提供文物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挖掘文物故事——发现并解读附着于文物的艺术——整合资源开发相关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使社会大众更深刻地理解文物、理解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全国八大美院签订合作协议,与陕文投联合举办“丝绸之路文化产品设计大赛”,与深圳《焦点》杂志联合推出《丝路探幽》栏目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与文化、文物与社会、文物与经济、文物与广大百姓的需求构成了紧密结合的整体。”强跃说。

  为了调动社会关注度,陕西历史博物馆启动“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截至目前,根据馆藏开发并拥有注册版权的特色文创产品已有300余种、上千种款式。“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服务延伸和发展的关键一环,它能把博物馆的影响力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强跃说。摩登仰韶系列、梦幻三彩系列、唐妞系列、唐宝贝系列文创产品屡获大奖。“唐美丽”“汉英俊”“唐小妹”等创意品牌已经成为陕西文物可爱的代言形象。

  40年弹指一挥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识越来越清晰,不仅是经济崛起,更是民族自信。自信来自对文明的自知,来自对文化传承的责任。陕西历史博物馆秉承着这种责任,践行着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与改革开放同向同行,一路向前。(记者 沙莎)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 见证 周秦汉唐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