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小蜜蜂 “甜甜蜜蜜”助推脱贫——委员建议出台陕西蜂业发展规划

2018-09-05 07:12:20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在宝鸡市陇县八渡镇桃园村,坐落着一座“蜜蜂王国”——陇县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蜜香四溢中,一批贫困户通过小蜜蜂走向富裕生活,甜蜜产业更是成为陇县产业扶贫的特色之一。...

  □ 首席记者 李荣

  在宝鸡市陇县八渡镇桃园村,坐落着一座“蜜蜂王国”——陇县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蜜香四溢中,一批贫困户通过小蜜蜂走向富裕生活,甜蜜产业更是成为陇县产业扶贫的特色之一。

  老蜂农杨金荣,作为“蜜蜂王国”的负责人,在当地政府的引入下,于2016年在八渡镇建成了占地60亩的中蜂养殖产业扶贫基地,并创立了“老帐人”土蜂蜜品牌,还带动420多户贫困户参与“甜蜜”事业,目前,已有261户实现脱贫。

  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我省多个贫困山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蜂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养蜂业带动脱贫作用明显

  “养蜂因为投资少、收效快、效益高,一直被视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有效利用小蜜蜂实现精准扶贫,值得我们思考。”省政协委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药物与化工学院院长刘玉凤认为,产业扶贫才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蜜蜂养殖在精准扶贫中大有作为。

  因工作原因,刘玉凤经常随学校深入帮扶贫困村查看脱贫攻坚情况。她说,宝鸡推行“嵌入式”蜂业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发展中蜂养殖,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贫困户养蜂存栏2.91万群,产值1027万元,养蜂户户均养蜂增收4290元。而在西安市鄠邑区三桥村,17户贫困户,从2014年开始在蜂业扶贫的带动下,实现年户均增收2万余元,并于2016年底全部脱贫。

  “蜂业扶贫的显著成效源于当前蜂业的良好效益。”刘玉凤说,按照一个家庭饲养50群(箱)中华蜜蜂,一般年份群(箱)产蜂蜜25斤左右,一斤土蜂蜜可卖到13元,每箱蜜蜂纯收入约400元,每户年收入可达2万元,加上花粉、蜂蜡、分蜂等收入,产值更高。通常专业养殖户可养80—100箱,意味着年收入有3—4万元,养蜂业带动农民脱贫作用十分明显。

  提案建议山区发展养蜂业

  “蜂业的良好效益使蜂业应该在山区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省养蜂业在扶贫上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刘玉凤说,我省是蜂业资源大省,但是养蜂业发展滞后,对养蜂业缺乏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加之技术培训不到位,“政府+企业+村委会+协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尚未得到有效推广。

  在今年的我省两会上,刘玉凤提出《关于发展养蜂业推动我省山区精准脱贫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她建议加大“小蜜蜂、大产业”的宣传力度,加强蜂业扶贫的引导和管理,积极推广蜂业扶贫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我省蜂业发展规划,明确蜂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现路径、推进措施,为做大做强蜂业创造条件;加大蜂业扶贫的政策支持,建立和完善奖励扶持机制,促进养蜂业稳步发展;强化蜂业扶贫技术培训与服务,完善推广“政府+企业+村委会+协会+贫困户”蜂业扶贫模式,共同推动山区蜂业扶贫取得实效。

  希望政府部门的答复能兑现

  提案交办后,受到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和省农业厅的重视,两家单位多次联系刘玉凤,就提案涉及内容多次与她沟通、协商。

  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在回复中表示,他们将加强宣传、指导、培训,广泛动员农村有绝活的“土专家”“田秀才”、高校及科研推广机构专家队伍参与产业技术帮扶。同时,将积极联系省人社厅和省农业厅,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发展产业。

  记者了解到,省农业厅将继续加大养蜂业扶贫财政投资力度,鼓励县上用于以养蜂为主的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加强养蜂技术培训推广,共同推进蜂业扶贫脱贫工作。

  刘玉凤说,希望两家单位都能按照答复中的去做,真正让小蜜蜂成为我省脱贫攻坚主力军,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山区 养蜂 提案 脱贫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