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惠玲
“上半年,我省共减免税收579.5亿元,创历史新高。”9月4日,陕西省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刘迎军在第十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省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得全省营商环境和竞争力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水平。
政策支持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今年初,我省出台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按照“审批服务标准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要求,审议通过了《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18年工作要点》和《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18年工作台账》。
刘迎军说,今年是我省营商环境提升年,在多方利好政策支持下,要完成三年总任务量的60%左右。
在《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18年工作要点》中,我省增加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等相关内容。通过深入推进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加快政务平台建设、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便民化、扩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范围、优化政务服务、深化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落实公安系统优化营商环境24条措施等,推动营商环境与政务服务相融合。
多管齐下 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对于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而言,水、电、气、暖等要素的保障尤为关键。”省委外宣办副主任贾永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以来,我省先后推出了《陕西省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行动方案》《陕西省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陕西省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电力接入实施办法(试行)》,通过精简办事流程、提升服务品质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我省还分别于4、5月两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年可减轻省内用户负担约7.85亿元。上半年,我省为企业节省购电成本5.36亿元。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我省积极构建融资担保体系,通过省级再担保机构注资参股各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各市做大政府性担保公司,截至今年6月初,全省107个县区中,融资担保业务已经覆盖的县区92个,覆盖率为86%。
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自今年7月1日起,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继续执行原有政策延长至2019年6月30日止。经测算,共可为企业减负约21.3亿元。
此外,我省还在降低物流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上为企业谋福利,稳步推动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执行铁路运费下浮政策,规范涉及铁路货物运输收费。
上半年,我省减免优惠交通运输通行费总计19.44亿元。同时,对全省行政许可项目进行梳理,编制形成《陕西省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项目汇总目录》。提出了35个省级部门拟取消或下放的287项事项清单,并在部分市、县(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全面实行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编辑: 罗亚秀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