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几棵很粗的树上有深深的铁丝印,那是当年扎帐篷留下的。
□ 记者 牛小宁 王丹/文 杨玉春 苟陇辉/图
5月7日开始,本报联合十年前曾参加北川县抗震救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十余名官兵,重返涅槃重生的新北川,见证那里的守望、奋进与变迁。
5月8日,天空飘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当年曾在北川抗震救灾的退役官兵们一起来到了当年驻扎在北川永安镇的老营区。
时间飞逝,弹指一挥间离开北川已整十年,当年驻扎生活的老营区大院已经废弃,营区大门紧锁。隔着大铁门,他们相互兴奋地指着院里熟悉的场景。“看!这是我们的卫生所,这是库房!当年就在这棵树下吃饭”,“这是压路机,这是我们搭帐篷在树上扎的铁丝印。树都长这么高了”。
大门打开的瞬间,重回故地的抗震官兵早已按捺不往内心的激动。
战友们曾在这驻守过五六个月,“看!当年歌唱家陈思思就是在这儿跟我合影的”。他们拿着手机对照着原来的照片,寻找着自己曾经居住的房间,以前扎帐篷的地方已经被一条宽阔的马路一分为二。
战友们对这个院子感情很深,对院子里每个房间的用处都门儿清。战友们看着自己当年用过的压路机和库房,纷纷拿出手机合影拍照。在一棵挂满枇杷的大树下,他们曾经与陈思思、潘长江、庞龙等一众明星合过影。
院子里的每一处都还留着他们生活过的痕迹,此情此景让在场的所有战士又回到了当年的抗震救灾时刻,一切都是那样亲切!熟悉!“战友们,让我们在老营区再整一次队、再报一次数吧!”随着当年指导员冯俊江一声“全体都有”,“立正!”,“向右看齐!”“报数!”,“一、二、三、四……”庄重的表情,洪亮的声音响起,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救灾的激情岁月。
闻知当年救灾英雄归来,骑自行车路过的老乡激动地跑过来紧紧握着他们的双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欢迎亲人回家!”“到现在,我还记得你们当年帮我们收水稻的情景,谢谢你们”。
战友们还有一个愿望,他们想找到手机照片里当年一起合影的小女孩肖洁,这个孩子曾为他们跳过恰恰舞,今年应该十六岁了。
在老营地附近的村子里,传来孩子的消息时,战友们欢呼雀跃。不过很遗憾,孩子因为上学不在家,当父母拿出孩子照片给他们看时,大家已经认不出来了。
编辑: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