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教授因写了“误吞枣核之后”的心路历程而霸屏。...
随着世界杯开幕,不少爱球人士在啤酒、小龙虾的“标配”下,纷纷刷夜看球。而如此高频的熬夜,直接后果就是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广大球迷,熬夜看球很可能导致心血管等疾病发作。...
进入夏季,不仅洗澡的频率增加了,就连洗脸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洗脸这件小事虽然天天都做,但是你真的知道怎样洗脸才是科学正确的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18日正式宣布,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障碍”认定为新的疾病,这是世卫组织首次将玩游戏上瘾列为精神疾病,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脂肪肝治疗指南(科普版)》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达到12.5%~35.4%,脂肪肝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脂肪肝的进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单纯性脂肪肝,中期的脂肪性肝炎以及后期的肝硬化、肝脏肿瘤。...
农历五月古称中夏、午月、雨月、恶月,是万物生长繁茂、桃红柳绿、各类应季果蔬上市的季节。但由于时近盛夏,湿热郁蒸,蚊蝇滋生,百虫活跃,多种常见疾病也在此时趁机流行起来。因此,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特别重视这一时间段的疾病防疫和健康养生。...
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该局批准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英文名:Nivolumab Injection)进口注册申请,这是我国批准注册的首个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对解决我国肿瘤患者临床用药的可及性有积极意义。...
作为消暑佳品的荔枝,虽然广受大众喜爱,但是关于荔枝的“恐怖故事”也不少。翻翻过往的新闻,几乎每年都有因吃多荔枝而导致死亡的报道。...
最近正是荔枝上市旺季,鲜红的外壳里,晶莹甜蜜的果肉十分诱人。可是,一则题为《10个孩子因空腹吃荔枝死亡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的网文在朋友圈里流传,令人惊心。...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完全不吃坚果的人相比,平均每周吃坚果的频率越高的人死亡风险越低,平均每周吃7次以上坚果的人死亡风险降低20%。...
吃什么可以预防癌症?虽然没有哪种食物可以控制癌症,但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预防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可以预防癌症的饮食习惯,以及大家需要远离的5大致癌食物。...
昨天,20余辆共享轮椅出现在中日友好医院,该院成为北京地区共享轮椅进驻的首批医院之一。...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原卫生部发布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同时废止。...
正值端午节假期,粽子已经成为市面上最为火爆的食品。端午节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可是粽子热量高,妹子们就担心了,怎么吃才不发胖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吃粽子不发胖的技巧....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营养丰富,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安胎、解毒等作用,《本草经疏》就有记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聂川主任医师表示,对待新生儿黄疸,新手爸妈既无需过分担忧,也不能掉以轻心。...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该局积极指导企业加快推进四价流感疫苗的研发进程,已批准2家疫苗生产企业关于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产注册申请。...
血液被人们誉为人体的“生命之河”,直到今天,人们都没有研制出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功能的人造血液,只能从健康适龄的人体中获取这种宝贵物质。每年,无偿献血者的义举使得数以万计的病人生命得到了延续。...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炎症性疾病,很多老病号都知道,日常保证营养充足对控制病情很重要,但饮食不当又容易影响病情,导致旧病复发甚至加重。...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王宾、田晓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8‰,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6/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