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诊治研讨会在延大附院成功举办

2024-12-05 18:41:24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近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主办,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承办的“消化疾病交流会--幽门螺杆菌诊治研讨会”在延大附院成功举办。...

  近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主办,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承办的“消化疾病交流会--幽门螺杆菌诊治研讨会”在延大附院成功举办。会议邀请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唐都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众多业内专家,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马鹏同志参加活动并致辞。

  幽门螺杆菌(Hp)全球感染率约50%,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病因,并与多种胃肠外疾病密切相关。根除Hp是治疗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以及规范性治疗水平有待提高,Hp根除仍然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会议由西安交大二附院董蕾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延大附院消化内科大主任刘鹏飞、冯义朝教授担任主持。

  会上,西安交大二附院赵平教授介绍了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发生、发展认识的历史变迁,强调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被确认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与约80%的胃癌病例密切相关。但全球仅1%~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终罹患胃癌,这提示幽门螺杆菌致病性、感染者自身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三者交互作用,促进胃癌发生,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显著改善患者胃部不适症状,降低高危人群胃癌发病率。

  刘鹏飞主任就如何提高幽门螺杆菌首次根除率做了发言,他用“首站即决战”形象描述了提高首次根除率对个人生活质量、社会经济方面的有益影响,又用“关门打狗”的生动类比,指出了幽门螺杆根除的最佳时机是在感染限于胃窦部位的复制活跃期。 西京医院张静教授介绍了目前抑酸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新的认识及不同类型抑酸剂的效果对比,特别是新型P-CAB类抑酸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中相比传统质子泵抑制剂有显著优势,表现在抑酸时间更长、更强、更持久,且不受基因多态性影响,使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有了显著提升。

  西安市第三医院张超主任对我国第六次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使大家对在新形势下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的选择有了更深、更统一的认识,特别对难治性幽门螺杆、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根除也有了更多选择。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孟存英主任、戴光荣主任,延安市人民医院王会丰主任、刘鑫主任,延安市中医院郭锐主任等对上述讲座分别做了精彩点评。

  在讨论答疑环节,与会者踊跃提问、气氛活跃,唐都医院王景杰教授强调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的选择与准确的重要性,尤其是检测值在临界时如何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唐都医院刘振雄主任指出了在根治方面还存在“既重视与又不重视”的矛盾,一方面重治疗,另一方面又轻预防,应该前移根治关口,做好健康教育,提倡公筷、分餐等健康生活方式;西安交大一附院厉英超主任分享了自己在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方面的经验,强调最好根据耐药基因检测实行个体化治疗。

  最后,交大二附院董蕾主任作了会议总结,伴随幽门螺杆菌与常见上消化道不良疾病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迎来了中国相关指南的迭代更新,推动着临床思维行为的不断精进提升。此次会议,深入探讨了幽门螺杆菌临床诊疗的热点与要点,并为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从而促进延安市消化疾病诊治水平的提升,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马金鑫)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延大附院 幽门螺杆菌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