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铺天盖地的国际学校择校信息,家长经常会问:“我的孩子到底适合什么类型的国际学校?”“孩子该在什么年级进入国际学校就读?”
但了解完这两个问题之后,其实大家最关心还是:“我的孩子之前在体制内学习,会不会不适应国际学校?”“在转学国际学校前,除了英语还需要准备些什么?”
这次有幸邀请到两位重磅嘉宾!
分别用招生官和资深留学顾问的视角为大家解读公立转国际的适应问题,以及该如何备考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希望招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
简单的概括就是两个“S”:Survival和Success
Survival是生存的意思,就是能够适应国际学校的教学节奏,跟的上课程进度和升学要求的学生。这是最低标准。
国际学校看重的更多的是“Success”,能从国际教育中收获知识,成就未来的,所谓“成功”的孩子。当然,对于每一个孩子,“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学生需要怎么样的特质和潜力
才能在国际学校里拔尖和成长?
1.Extraversion
外向性格往往会使孩子的学习生活变得容易一些。我们要知道,任何孩子到了一个新环境,在适应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将孩子送入国内的国际学校,对于克服这些culture shock来说只是一个预演,升入国外大学后带来的不适应会更大。外向的孩子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帮助,更好的释放心里的压力。
此外,西方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presentation以及public speaking,要求孩子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出演讲。如果老师不能经常听到某位孩子的声音,可想而知,这位孩子就淹没在别人家孩子的声音里了。
2.Confidence
信心源于能力,也赋予能力。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进阶数学中复数的考试题通常很难,大多数的孩子看到题目以后觉得没有思路就放弃了,但是那些相信能做出来的孩子,按照平时复习时候所讲的方法,一步一步的进行化简,然后就会发现题目其实很简单,拿高分并不难。
就是说,不要被听不懂英语,看不懂英语题所吓到;不要被小的研究课题吓到,拿起笔做下去,拿起真题刷下去,一切的困难都会解决的。
3.Persistence
坚持,这是最重要的。国际课程中要克服的困难那么多,顶尖学校申请压力那么大,不坚持下去怎么成功呢?
背单词、练听力、写作文、刷真题,没有一项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即使是小的科研项目论文,那也是要经过很多次失败的锤炼。坚持,是成功的唯一方法。
体制内初高中到国际学校有什么过渡?
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误区?
比如有些学生在体制内很强但不适应国际学校,
有些学生在体制内一般但到国际学校节奏很好拔尖
这个过渡其实一直在变,但管怎么变,最主要的一直有两个,英语能力和学习习惯。
体制内的学习讲究熟能生巧,知识点、题型全覆盖,而国际课程要求知识点的横向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的案例来体会一下这两点的重要性:
省重点小刘同学
上海邻省中考前10,入读国际高中以后发现英语基础较差。学校非常重视,安排补习,但是收效甚微。最后升学的时候,学科成绩还可以,但是雅思始终过不了关,最后没能去成英国的G5。
理科弱鸡小徐同学
国际学校初中毕业,1年美国国留学经历,入学时雅思已经到6。虽然理科考试一直在60分左右徘徊,但是依靠语言优势,以及人文素养,最后升入美国名校。
一根筋的小王同学
国企中层家庭孩子,家教很严,初中学习优秀,但是有一个学习的坏习惯,过于讲究绝对。无论什么知识点都要问,不讲适用前提就要问是不是一定是这样的,而不是通过定理、方程、现象去理解。这个孩子在第一年的时候还是年级前20,到了第二年就落到50多名了。
缺乏自信的小李同学
一次A Level化学卷,最后提到了最新研究进展石墨烯,学生没见过,就放弃了。其实题目只是考察分子间作用力,拨开现象看本质,进行横向联系才能取得更高的成绩。
我非常反对一些家长对国际课程的刻板印象。很多家长觉得国际课程一般比较简单,我家邻居的孩子以前在国内学校垫底,现在出去在国外高中是学霸。
有这样想法是很危险的。国外的高中分为公立和私立,公立要求比较低,但私立要求非常严格。
IB课程被认为是含金量最高的国际课程,所以孩子入读IB也要做好如高考复习这般努力的准备,区别只是没有那么多人竞争了而已。而且即便学了IB课程,最后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没法拿到文凭,因此进了高中也不能松懈学习。
国际学校入学考试都考什么?
达到什么标准能录取?
出题的大概逻辑是什么?
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一般分为三个部分,英语、数学、面试,个别学校会考察物理或者科学。
英语
其中英语考试的要求差距很大,主要受到学校教学计划和学制的影响。学制长的对英语要求会低一些,但也不低于中考水平。
由于存在托福和雅思这种硬指标,以及英文原版教材和试题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英文实在是学习的短板,那么对学生来说学的就很辛苦,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对于老师来说学校的教学考核压力也会增大很多。理想中的孩子最好是在入学前雅思就能有5-6分的水平。
数学
数学部分其实对于大多数中国体制内的学生来说应该难度不大的,因为西方对数学的教育不如我们国内重视,所以多数体制内出来的孩子在第一学期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所以入学考试在数学学科方面主要会以中考难度为主。
面试
作为前招生官,我面试时其实是在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是否和学校相互契合,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筛除英语实在是太差,不太可能通过托福雅思考试的学生。
例如常问的问题有“你为什么选择国际学啊?”,“你打算去哪个国家?”,“你将来要念什么专业呀?”
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国际学校,或者出国无所谓的态度,可能会被学校淘汰。毕竟孩子没有意愿的话,就可能不太会努力学习。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比如“如果你现在在月球,你会做些什么?”,“如果现在出现一只恐龙,你觉得它值多少钱?”
考试难度&出题逻辑
最后,受到整个生源环境的影响,目前大部分的国际学校的目标生源还只是体制初中出来的孩子,考试难度只能参考中考标准,再加入一些展现能力的题目,比如用英文出的数学题、逻辑推理题等。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