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19天骑行1300公里:环保不只是说说而已

2018-08-29 09:10:09  来源:中青在线  


[摘要]从湖北孝感到上海崇明岛,历时19天,骑行1300公里,沿途向5000余名路人普及环保知识……对武昌理工学院2016级环境工程专业的黄希来说,这注定是一次特别的暑期经历。...

  从湖北孝感到上海崇明岛,历时19天,骑行1300公里,沿途向5000余名路人普及环保知识……对武昌理工学院2016级环境工程专业的黄希来说,这注定是一次特别的暑期经历。

黄希骑行途中与环卫工人合影。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8月22日,黄希将自行车、随身携带的帐篷等大件物品打包托运后,便乘火车踏上了归程。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他坦言这次“一路向东”的骑行之旅既是完成“孝感——上海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问卷,也是对自身毅力的一种考验,“累并快乐着,也体验了一次真正的穷游。”

  黄希认为,环保不只是说说而已,需要更多人为此付出实际的行动和努力。

  对于黄希选择骑行这种绿色环保的方式进行沿途的调研,武昌理工学院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系主任黄周满表示,支持的同时也有一些担心,“我觉得这种不怕吃苦、敢于突破自我的精神,正是现在很多大学生所缺乏的。”

19天骑行1300公里

  修车工具、帐篷、生活必需品、防暑急救药……规划完路线,备好骑行所需的“装备”,8月3日一大早,黄希便从湖北孝感出发,沿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路向上海骑行,开展“孝感——上海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

  黄希的骑行装备。据黄希介绍,此次调研是学校暑期社会实践24个选题的其中之一。针对生态文明建设途径的调查选题,学校要求学生利用暑期在自己家乡所在的乡镇、县、市及周边地区,进行相应的环保调研。

  考虑到地区差异,且小范围调研对样本有所局限。作为校环保协会会长,黄希便联合其他5位同学,组建成一个小团队,在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系主任黄周满和素质导师韩雨丝的共同指导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活动。

  “调研分为网上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并完成纸质问卷调查这两个部分,我们有四个人负责孝感地区,一个人留守上海,我作为团队负责人,就负责沿途的环保宣传和问卷调查工作。”

  黄希说,暑期前正值收割季,农作物秸秆的焚烧一直是环保的焦点,“我知道很多人不敢焚烧秸秆,是因为怕罚款,尤其是偏远地区,很少有村民知道秸秆焚烧带给环境的危害有多大。”

  因此,黄希决定,这趟行程主要向路人讲解禁止焚烧秸秆的原因,垃圾分类的益处,以及保护水生动植物的重要性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基础知识。

  踏上调研的旅程,黄希也开始了自己长达半个多月的“流浪”生活。

  在路上,黄希往往是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找公共厕所洗漱,再规划一下一天的路线和行程。“上午居民一般聚集在大树下,或者广场上聊天,我就找这种地方宣传环保知识,顺便填写问卷。”

  黄希说,居民们一般坐着纳凉、聊天,为了表示礼貌,他常常半蹲着或者半跪着和人们宣传环保知识,一趟行程下来,膝盖上也磨出了茧子。

  轻装简行,减少纸张浪费,黄希只带了两份纸质问卷上路。“遇见路人就把填写的问卷结果记在记事本上,再留下签名以确保问卷真实有效。”白天做调研、进行环保宣传,晚上八点到十一点是黄希赶路的黄金时间。他解释说,“这时当地人一般都休息了,天气也凉快,适合赶路。骑累了就在广场上、马路边、或者公安局旁边露营休息。”
 

黄希的记事本节选。从3日出发开始,黄希便在QQ空间里不定期发布自己骑行调研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白天会骑得比较慢,边走边宣传,遇见路人就停下来跟他们聊一聊。”黄希说,沿途一路走来,自己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向当地人做环保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接触过的路人达5000余人,“在宣传环保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

  一路收获感动于温暖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黄希同学此行深入人民群众生活之中,不怕吃苦,值得学习。”“感谢黄希同学对环保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请继续加油!”

  在调研途中,每到一个地方,黄希都会尽量与当地的环保局取得联系。“得知我此行的目的后,环保局的工作人员都很支持我,会亲自写一些寄语给我鼓励。”黄希说,虽然骑行途中困难重重,但沿途遇到许多好人,也收获了很多感动。“这些经历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一路坚持到底的动力。”

  他告诉澎湃新闻,起初决定骑行做调研时只有父亲支持自己。“路途遥远,天气也难以捉摸,总担心他照顾不好自己,在路上遇到危险。”黄希的母亲说,从黄希出发,爷爷奶奶就开始每天担惊受怕。为了让家人安心,黄希每天都会准时用微信与家人报平安,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也会给母亲发送实时定位。

  手机没电,就在路过的居民家里充电;衣服脏了,就趁早上洗,骑车的路上顺便风干;遇上台风、暴雨,就在路旁的公交站台避一阵……黄希坦言,计划有时总是赶不上变化。虽然一开始就做好了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的心理准备,“但真正上路之后遇到阻碍又是另一种感受”。

  在重重困难的背后,也有许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黄希。

  “黄希同学很棒,希望你沿途平平安安。”翻开出发时携带的记事本,一位货车司机的祝福随即映入眼帘,原本空白的记事本如今已遍布着各式各样的签名和寄语。

  黄希回忆称,除了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祝福,一路上也经常有好心人给自己送水,有时居民还很热情地拉着自己到家里吃饭。“还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外卖小哥听说我的旅途经历之后,居然悄悄往我的支付宝里转了66.66块钱。”在他看来,正是一路上收获的感动与温暖让他得以继续坚持到终点。

露营帐篷。

  在黄希进行调研时,系主任黄周满也时常关注着黄希的动态。他告诉澎湃新闻,平时在给学生们上课时,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得知黄希选择骑行这种绿色环保的方式进行沿途的调研,她在支持的同时也有一些担心。“酷暑季节天气变化无常,黄希还选择在外露营,一路上进行环保宣传,他能有这样的毅力和精神,作为老师也为之感动和骄傲。我觉得这种不怕吃苦、敢于突破自我的精神,正是现在很多大学生所缺乏的。”

  日前,调研工作已经告一段落,黄希选择从上海乘坐16个小时的火车回到孝感的家。“坐火车回家的路上也可以接触很多人,我可以继续普及、宣传环保知识。”他说道,环保不只是说说而已,需要更多人为此付出实际的行动和努力。

编辑: 大苍

相关热词: 大学生 骑行 环保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