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星:公益在心中 处处皆公益

2020-11-03 11:01:31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再一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我内心无比激动。站在这里,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到我也是中华民族的女儿、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很自豪……”9月30日,在西安市莲湖区前卫路小学报告厅,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老人正在为孩子们作“红色基因家国情怀”主题宣讲,台下千余名师生认真聆听。...

  陈若星,全国道德模范。2016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她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弘扬中华“好家风”的公益慈善活动中,每年深入社区、学校等地举办“好家风”讲座200多场,足迹遍布三秦大地。并成立“陈若星工作室”,下辖“满天星”志愿服务队和“满天星”志愿服务工作站两个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多年来,陈若星及其团队已累计向贫困山区、社区、学校和基层农村的妇女、留守儿童捐助了价值几十万元的图书及各类物品,用大爱善举温暖了身边的每个人。

在省妇联成立七十周年云庆祝活动上,作为先进典型代表,省妇联为陈若星(左四)送上祝福(记者 李彦伶摄)

  □记者 李彦伶 文/图

  “再一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我内心无比激动。站在这里,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到我也是中华民族的女儿、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很自豪……”9月30日,在西安市莲湖区前卫路小学报告厅,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老人正在为孩子们作“红色基因家国情怀”主题宣讲,台下千余名师生认真聆听。

  陈若星中等身材,戴一副眼镜,见人很热情,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挂满了微笑。谈起做公益的心得,陈若星坦言,公益没有大小,只要想做,生活中随便一个举动都可以是公益。

  当好红色基因传承者传播者

  “我父亲就是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我立志成为红色基因传播者!”在采访中,陈若星直言道。

  陈若星的父亲出生于四川农村一户贫寒家庭,上世纪四十年代,从四川老家到云南昆明,跋山涉水辗转千里,报考了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所组建的战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父亲70年如一日,努力奋斗、质朴节约,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追求。”陈若星说,从父亲身上她感受到了西南联大师生热爱祖国、刚毅坚卓的精神;感受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传播者的革命激情。这样的家庭传承,使陈若星在屡遭人生困境时一次次奋起,始终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远向上、向善,也使她立志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红色基因的传播者。

  让“好家风”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2016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陈若星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弘扬中华“好家风”的公益慈善活动中,每年深入社区、学校等地举办“好家风”讲座200多场,频次之高、讲座内容之丰富,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为了使讲座更易于青少年接受,陈若星充分发挥自己新闻工作者的专长,用心选择“家风故事”,精心制作讲座课件。其中,有两弹一星元勋的家国情怀,有中国古代的家训故事,内容充实生动、深入浅出、意味深长、入情入理。此外,她还针对未成年人特点,写作并出版了图文并茂的散文故事集《好家风》。

  “让‘好家风’植根于未成年人心中,让‘好家风’之花开遍三秦大地!”这是陈若星追求的目标。

  向困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

  守着重病的独子生活的刘叔平,是陈若星心里一直挂念的人。每逢节假日,陈若星都要穿过背街小巷,去看望这位老人,为他送去礼品和慰问金。

  像关心刘叔平老人这样的事,对于陈若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一点也不新奇。从2015年开始,陈若星连续多年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或陪他们聊天过节,或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

  “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党和政府从没让一个人掉队,我们作为社会的个体,也要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和谐。”陈若星说。

  每年的春节,都是陈若星和“满天星”志愿服务队最繁忙的时刻。“我生活在北关,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也理应回报这片土地。”陈若星说,绝大多数贫困家庭都需要一根“拐杖”,这根“拐杖”可以是自己艰苦奋斗,也可以是全社会不离不弃的关爱。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陈若星 公益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