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金融业全面落实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各项部署,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推进深化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渤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伏安表示,2023年,渤海银行将全面推动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守合规底线、深化合规审查,坚持客户至上、服务至上,把握战略机遇、聚焦优势产业,发挥国企担当、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打造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公众持股银行。
渤海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屈宏志表示,2023年,渤海银行将坚定转型振兴战略不动摇,高质量纵深推进“客户兴行、存款立行、中收富行、科技强行、创新领行、风控护行”战略任务,坚持金融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计民生、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在支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增添金融动能,推动渤海银行经营发展与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稳健经营夯实根基,助推实体高质发展
港交所公布的渤海银行2022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64.65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61.07亿元。总体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实现归属于银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人民币5.07元,比上年末增长3.89%。
业绩企稳向好之外,渤海银行的资产质量保持持续稳定,整体风险可控。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68.07亿元,比上年末下降人民币0.2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6%,与上年末持平;贷款拨备率为2.65%,拨备覆盖率为150.95%,符合监管要求。
在通过稳健经营夯实转型发展根基的同时,渤海银行亦将自身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助力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在拓宽服务半径上,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已进驻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5个副省级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覆盖了全国65个重点城市,建立了36家一级分行(含苏州、青岛、宁波3家直属分行和1家境外分行)、33家二级分行、245家支行,社区小微支行22家,正式开业机构网点总数达到336家,比上年增加47家。
深耕普惠见成效,擦亮绿金筑底色
近年来,我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作为主力军的商业银行,在为服务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的同时,亦推动普惠金融市场及自身实现了高质量、包容式增长。
另一方面,该行通过进一步加大重点区域、行业信贷投放,稳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实现普惠金融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透过数据洞见发展成效。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为人民币657.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币62.49亿元,增速达10.51%,高于一般性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贷款户数达到161777户,比上年末增加15559户,增长10.64%;平均贷款执行利率5.71%,比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普惠金融业务高质增长的同时,渤海银行亦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调整组织架构、完善体制机制等,逐步绘就出绿色金融的发展底色。
围绕“双碳”目标,“绿色”正成为渤海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底色: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73.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5.86亿元,增长10.46%。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为人民币51.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7.2亿元,增长49.68%(监管口径数据,不含香港分行)。
深化数字转型,促服务质效提升
在塑造银行核心竞争力方面,市场普遍认为,数字化转型将发挥关键作用。利用数据分析、智能驱动、灵活架构和降本增效,银行能够预先把握外部风险、迅速判断、敏捷变化、强化经营耐力,从而为未来各种不确定性做好准备。
近年来,渤海银行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通过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夯实金融科技基础建设,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有力的支撑有赖于该行在科技方面投入的持续加大。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科技人员(合同制员工)总数1271人,占全行合同制员工9.57%。同时,2022年全年该行科技投入达到人民币12.6亿元。
2022年6月,渤海银行手机银行6.0焕新发布,进一步将数字化的触手从金融服务伸展至生活服务,与实体网点、云网点、远程银行等多渠道互联互通,构建起客户价值提升闭环。
持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底座能力,以践行“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与此同时,渤海银行通过开放银行全面释放银行的账户能力、支付能力、数字经营能力和全渠道服务能力,以标准化产品服务连接外部场景生态,构建具有全时布局、资源聚合、生态运营、数据驱动、平台搭建、安全风控能力的“开放生态”体系,进而实现拓展服务边界和深度之目标。(渤海银行西安分行供稿)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